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13分)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13分)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l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风餐露宿,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

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文中划线句子“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2分)

2.文章结尾引用泰戈尔《新月集》写到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3.作者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5分)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年轻人去漂泊已具备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即将告别中学的我们,人生就要开启新的航程,那么,为了你的“漂泊”,你是否还需要别的准备呢?请具体说明。

 

1.留学生经历了举目无亲、风餐露宿的漂泊生活,但漂泊的生活也相应,开拓了他的视野,塑造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个性。这句话表达了对勇敢漂泊者的赞扬与尊敬。 2.拓展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为引出下文作者的议论作铺垫,照应题目并点题,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写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3.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坚强的意志; 漂泊能丰富人生体验,增加美好的回忆; 年轻有漂泊所需要的勇气、身体与想象力。 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枯燥的牢笼; 漂泊能纵展想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得对五点即得满分) 4.可谈准备知识或智慧,准备更好的意志与心态,准备更强健的体魄,准备经济基础等。(只要作了具体说明,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6分)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记,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北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尚书晓典》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诗经》《乐记》被尊为经典,都说明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B.隋唐以来朝廷以诗赋取士,使诗的地位更加显赫,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更大。

C.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炼、美听、微妙、易记,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D.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首要基因。

2.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都喜欢吟咏古诗,由此可见中国人的“诗歌情结”

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彻,引用巧妙,说明古诗是中华精神的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C.美国诗人庞德在汉诗“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影响下,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

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育浓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3.根据文章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标题。(2分)

 

查看答案

整合下面的文字信息,分别按要求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遗漏信息(4分)

10月31日,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    报道钱学森逝世这个事件:                                                   

(2)突出钱学森一生的成就地位:                                                

 

查看答案

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40字。(2分)

据新华社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决定,从今年10月29日起,全国各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与此同时,央行将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纳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富有诗意。同样是荻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满是凄凉:“                      。”

①王孙芳草伤心色                            ②雪点芦花起白鸥

③散作江南处处秋                            ④片帆一片画中游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温家宝指出,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使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并再一次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

B.每每念及那个曾经让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C.11月26 日、27 日,日本主流媒体 《 朝日新闻 》 用四个整版罕见地来刊登名为 《 日中战争 》 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D.小李说王主任是靠关系来到广部的,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