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是臣属给君王或下级给上级的上书,也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 【解析】D项“表”专用于臣给君的上书,不用于下级给上级的上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初来城里的弟弟在小巷子里迷路了,幸亏有好心人指点,他终于迷途知返了。

B.到了气息奄奄的暮年,他才猛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一个远涉重洋、茕茕孑立的中国籍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D.王小凡凭借着一块船板飘流到这个荒岛上,没想到竟和船长在此萍水相逢。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筋疲力尽提心吊胆无精打彩信口开河

B.喜闻乐见安然无样杳无音讯诚惶诚恐

C.食不果腹胆战心惊逍遥自在众志成诚

D.千里逢迎自鸣得意日薄西山张冠李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既自以心为形役,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物华天宝,                      ,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3分)
                                                              
(2)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俨骖马非于上路。 上:高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区:天空

C.穷且益坚穷:不富裕的

D.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

2.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设色浓重,下句设色淡雅,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此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由眼前傍晚的渔船和雁群,展开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渔歌和雁群,虚实结合。

3.对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处困境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

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②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