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空。(6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满载一船星辉, 。 (3)...

填空。(6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满载一船星辉,                             

  (3)风萧萧兮易水寒,                             

(4)                         ,大礼不辞小让。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大行不顾细谨    (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浪遏飞舟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4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世人的告诫。(4分)

 

查看答案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注1]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佑[注2]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注1] 啖:吃,引申为引诱。

[注2]元佑,宋哲宗的年号,公元1086至1094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          咨:询问。

B.初除谏官,未拜命        除:授予官职

C.在职累岁                累:劳累。

D.则执简却立              却:后退。

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光教之以诚                    (3) 吾欲为元佑全人

(2)主上方以孝治天下              (4)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诚正直的一组是(    )

①登进士第,不就选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④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

⑤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⑥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5分)

译文: 

(2)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查尔斯认为,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因环境的不同,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另一种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人类生活在热带时,毛皮不利流汗散热,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1、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观点,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2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不能作他这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

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人类出现不同肤色,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请从下列5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则寓言故事。(15分)

 蚂蚁   蜘蛛   蜜蜂  麻雀  苍蝇

要求:(1)叙事生动形象。(2)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3)结尾必须用一句话概括寓意。(4)结构完整。(5)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