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4分)
课文、名句默写。
1. ,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3. ,吾将上下而求索。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而又有剪发杜门,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
6.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7.臣心一片磁针石, 。
8.惟草木之零落兮, 。
9.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课文句子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指南录后序》)
2.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3.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召而数之数:责备 |
B.而君反以罪臣罪:以……为罪 |
C.仓库少内内:通“纳”,交纳 |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谢:感谢 |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作法有关的一组是(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③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⑥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①③⑥ |
B.②⑤ |
C.①④ |
D.②③⑤ |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加大处罚诛杀他。 |
B.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 |
C.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凋查研究所致。 |
D.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不愿再为他做事,当即向景公“乞骸骨”,提出“避贤者之路”。 |
4.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B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C 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
D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不能容于远近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⑤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⑥诡踪迹,草行露宿
⑦戍卒叫,函谷举 ⑧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⑨道中手字自抄录
A.①③⑦/⑤/②④⑨/⑥⑧ |
B.①④⑧/⑤/②⑥⑨/③⑦ |
C.①③⑦/②⑤/④⑥⑨/⑧ |
D.①④⑧/②⑤/③⑥⑨/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