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然而,一味求变、盲目求变只会带来不良后果。其...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然而,一味求变、盲目求变只会带来不良后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轻易改变。

请以“不要轻易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

警惕“娱乐化解读”

蒂尼

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娱乐化解读”。各种新名词发展神速,常常是让你没办法不感兴趣的“事儿”。比如炒作得火热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时间成为网民热读和谈论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本书竟然在市场上畅销到百万册。

有人说:“一样是说史,当年明月用的笔法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说:“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们用思考去慢慢体会的。和娱乐化解读历史方式的外壳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明朝那些事儿》过多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讲述方式做法,距离清醒的历史守望者已经很远很远。”

说明: 6ec8aac122bd4f6e阅读,变成了“悦读”。阅读变成了一种让人轻松的“精神按摩”。这样的阅读已不再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同时一些人在“悦读”中还会染上对知识、对历史不恭的游戏状态。“娱乐化解读”和“恶搞”的游戏性一样,最突出的表现为:戏拟经典故事,将历史遗产颠覆成为一种“大杂烩”东拼西凑之后的取悦品。

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中,文学和历史都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然而,在消费时代的文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却极度膨胀。解读历史和阅读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针对传统的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原则上是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恶搞的。要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话语,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读者来说,可能是图一时好读、好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消费历史,不但削弱了教育作用,对于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也会受到影响,其后果无法补偿,这是很可怕的事。

                                              (节选自2010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

1.从文中看,“娱乐化解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加以简要分析。(6分)

2.文章第二段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述史方式,作者为什么不认同“娱乐化解读”?(6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文化解读观。(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

1.作者在第①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5分)

2.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6分)

3.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5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

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D.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面”指文化精神方面。

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欲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2)歌台暖响,          ▲           。(杜牧《阿房宫赋》)

(3)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大弦嘈嘈如急雨,         ▲           。(白居易《琵琶行》)

(5)征于色,发于声,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         。(范仲淹《岳阳楼记》)

(7)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8)失之东隅,         ▲         。(《后汉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缺   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候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候①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请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亡。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意义的一项是(  )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不忍杀之。

C.我何面目见之?       D.马童面之。

答案:A(结构助词)

3.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 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B 然今足困于此

C 具告以事           D 沛公安在 

4.项王表明自己不肯过江东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③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②    ⑤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A.①②          B.③⑤         C.①④          D.④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陷入沼泽地,伤亡又惨重。之后汉军数千人追来,项王只好引兵向东,逃到东城。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6.翻译下列句子:

(1).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答:                                                               

(2).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答:                                                                 

 (3).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