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3月27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世界许多地方都将在这一刻熄灯一小时”——始于2007年澳大利亚悉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一项著名的旨在携手全球民众共同关注气候变化的环保活动。2008年,“地球一小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活动,有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首次来到了中国,得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十余座城市的积极响应与参与。据了解,今年全球共有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当中,同时享受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
作为白炽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照明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2%,我国去年照明用电量高迭4100亿千瓦时,相当于英国全国一年的用电量。如果全国13亿人平均每人更换一只白炽灯,相当于每年节约电力650亿度,远超过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炭和水资源,并能减排二氧化碳6500万吨、二氧化硫200万吨。
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从每件“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能让城市里的星空更灿烂、空气更清新,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补写一句评论。(不超过40个字)(3分)
新华网广州2月14日专电 为遏制废旧电池乱丢乱弃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隐患,从l月起,广东省经贸委联合有关部门,向广州市一些公众场合免费派送1000个废旧电池回收箱,用于回收居民生活中的废旧电池。但令组织部门想不到的是,废旧电池丢弃量最大的居民小区,竟然嫌麻烦不愿接收,目前仅有3个小区答应接收废旧电池回收箱。
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客”,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看出绿树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树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株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街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苞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头,回复了初春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选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出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种种的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树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略有改动)
1.文章的第二、三两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描写“梧桐的光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4.解释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意,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__________。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
(2)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马存亮,字季明,河中人。元和时,累擢左神策军副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左神策中尉。军所籍凡十一万,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敬宗初,染署工张韶与卜者苏玄明善,玄明曰:“我尝为子卜,子当御殿食,我与焉。吾闻上昼夜猎,出入无度,可图也。”韶每输染材入宫,卫士不呵也。乃阴结诸工百余人,匿兵车中若输材者,入右银台门,约黄昏为变。有诘其载者,韶谓谋觉,杀其人,出兵大呼成列,浴堂门闭。时帝击球清思殿,惊,将幸右神策。或曰:“贼入宫,不知众寡,道远可虞,不知入左军,近且速。”从之。初,帝常宠右军中尉梁守谦,每游幸,两军角戏,帝多欲右胜,而左军以为望。至是,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以五百骑往迎二太后,比至,而贼已斩关入清思殿,升御座。盗乘舆余膳揖玄明偶食。且曰“如占”。玄明惊曰:“止地乎?”韶恶之,悉以宝器赐其徒,攻弓箭库,仗士拒之不胜。存亮遣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宋叔夜、孟文亮,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尚国忠,率骑兵讨贼,日暮,射韶及玄明皆死。始,贼入,中人仓卒,由望仙山出奔,内外不知行在。迟明,尽捕乱党,左、右军清宫,车驾还。
群臣诣延英殿见天子,然至者不十一二,坐贼所入阑不禁者数十人,杖而不诛。赐存亮实封户二百,梁守谦进开府仪同三司,它论功赏有差。存亮于一时功最高,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代还,为内飞龙使。大和中,以右领军卫士将军致仕,封岐国公,卒赠扬州大都督。存亮逮事德宗,更六朝,资端畏,善训士,始去禁卫,众皆泣。唐世中人以忠谨称者,唯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三人而已。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子当御殿食,我与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
|
B.有诘其载者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C.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暮寝而思之 |
|
D.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能够说明马存亮“忠谨”的一组是
①军所籍凡十一万,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 ②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
③以五百骑往迎二太后 ④中人仓卒,由望仙山出奔,内外不知行在
⑤赐存亮实封户二百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3.下列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存亮,字季明,唐朝时河中人。起初事奉德宗,历经升迁,先是擢升为知内侍省事,后来晋升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
|
B.敬宗在位初年,染署工匠张韶与卜者苏玄明阴结百余人入宫行刺,马存亮将敬宗背入左神策军,并发兵讨杀张、苏等人。 |
|
C.马存亮虽在当时功劳最高,但他却不愿意因此而获得权势,而是主动请求出任淮南监军,有人接任后,才担任内飞龙使。 |
|
D.马存亮历经六朝,性格正直,善于训导将士,唐朝宦官中,以忠诚恭谨知名的,马存亮要超过西门季玄、严遵美二人。 |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至,而贼已斩关入清思殿,升御座,盗乘舆余膳揖玄明偶食,且曰“如占”。
译文:
(2)群臣诣延英殿见天子,然至者不十一二,坐贼所入阑不禁者数十人,杖而不诛。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