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玉树藏族自治...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州毗邻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D 【解析】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也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手,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2.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3.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

4.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离骚》中说“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苏轼《赤壁赋》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子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进贾府》写宝玉眼中的黛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词的上片写杜鹃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赏析。(4分)

(2)“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

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待诏)江国公闻之曰:“三千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基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之曰:“君酒家南、董①也。”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拔祸机,挂冠引退,往往见之。虽或累聘丘园②,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南、董:指春秋时期两个著名史官南史氏、董狐。

②丘园:指隐士的隐居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坐服其英敏   坐:通“座”   B.除秘书正文      除:授官

C.差可恋耳       差:勉强     D.不乐在朝,辞疾   疾:快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乃还故乡

 

以嗜酒妨政

 
 


掭以尖草,不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A.                    B.

 

岂不以有翰墨之妙

 

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C.                                     D.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绩从小就才思敏捷,被称为神童;道德高尚,被举为孝廉。但因隋朝末年政治黑暗,他两次托病而辞职。

B.王绩与隐士仲长子光兴趣相投,相邻而居,日与对酌。他潜心研读《周易》《庄子》《老子》,再无做官的心思,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C.王绩酷爱美酒,曾因酒误政,他撰写了《酒经》《酒谱》,被誉为南史氏、董狐一样的酒家史官,他创作的诗文传赋也流传于世。

D.作者的评论提示了隐士产生的原因是世道“治日少而乱日多”,肯定了王绩的归隐行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