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家认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家认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需要拿出合作与妥协的精神,才能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

B.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C.“通过海底隧道的高速铁路,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中国,4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听起来很新奇,但在韩国,这一构想并非痴人说梦。

D.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制造”这一广告做到全世界去了,就义正词严地说世界各国人民离开“中国制造”日子就过不下去。

 

D 【解析】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与上下文语意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龙盘虎据    从谏如流    循环往复    陈词烂调

B.一诺千金    出奇不意    粗犷豪放    白璧无暇

C.矫揉造作    人情世故    炙手可热    纵横捭阖

D.自圆其说    道貌岸然    趋之若骛    食不裹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各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异闻/奇闻轶事    秩序/卷帙浩繁    绥靖/精诚团结

B.玉玦/大放厥词    敷衍/夫子自道    净利/疾风劲草

C.拾遗/拾级而上    数落/数不胜数    曲笔/曲高和寡

D.角色/暂露头角    参展/参差不齐    漂泊/淡泊明志

 

查看答案

作文(70分)

    据说,世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体裁为议论文;论据恰当,论证严谨。

 

查看答案

请以“宽容”为关键词,仿写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过分的谦虚,无异于傲慢。(德国谚语)

②向上级谦虚,是本分;向平级谦虚,是和善;向下级谦虚,是高尚。(英国谚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列题。(16分)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年轻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痛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手在流血!

  一声惊叫,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禁不住阵阵剧痛,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误打,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黑得出奇。雨不知何时打湿了玉米叶……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优秀的父亲。精心的他在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狠狠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父子相扶回家的脚步声,稳健的是儿子,小心翼翼中带着愧疚;迟缓的是父亲,疼痛乏力里有着欣慰。

还有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选自《青年博览》2001年第3期,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采用了对举的手法,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相互映衬,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

B. 作者说老天爷在流泪,富有抒情意味,表达了对这对父子深陷生活的泥沼的深切同情。

C. 小说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方法,使简单的故事情节产生悬念,跌宕起伏。

D. “雨不知何时打湿了玉米叶”的描写,穿插在父子互相体谅却产生误会的情节中,烘托出小说悲凉的氛围。

E. 小说以诗化的语言和出人意料的误会,表现生活的艰难,表现父子俩在艰难中互相扶持的真情,使整篇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

2.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7分)

                                                                    

                                                                     

3.“父亲是优秀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