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宝琴、岫烟、平儿、袭人、黛玉同一天...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宝琴、岫烟、平儿、袭人、黛玉同一天过生日。大家齐来祝寿,一起射覆游戏,大家一起哄湘云喝酒,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忽然间,不见了湘云,于是四处去找,后来丫头来报,她在后头山上的一块青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同去,看到湘云醉卧之态。(第六十二回)

B.凤姐听说贾琏在外面有了尤二姐,一时间妒火中烧,暗自设下毒计。凤姐甜言蜜语哄得二姐进了贾府,又故意挑动二姐的原定女婿张华状告贾琏,挑起事端。不久,贾敬将侍妾秋桐赏赐给贾琏,凤姐表面上笑脸相迎,暗中却里间秋桐和尤二姐的关系。秋桐性格刻薄,经常对二姐恶语相加,后二姐生产不顺,自缢而死。(第六十九回)

C.王夫人的丫鬟傻大姐无意捡到一只绣春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惜春室内,惜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私通的证据。令王善保大为丢脸。(第七十四回)

D.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本名英莲。后被拐子卖给薛蟠做妾,被宝钗取名香菱。薛蟠新娶的妻子夏金桂故意挑刺,让她改名为秋菱。夏金桂和侍妾宝蟾又寻机怂恿薛蟠棒打香菱,香菱向宝钗求援,从此一病不起(第八十回)

 

D 【解析】A.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同一天过生日,袭人和黛玉是同一天生日;B.贾赦,误服虎狼药,吞金而亡;C.贾母的丫鬟,王善保家的,探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看似豪放,实则婉约。作者以实写方式,描绘了眼前千里烟波、低沉暮霭与辽阔楚天,表达自己对前途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的感受,抒发了内心凄婉哀怨的情感。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道出了作者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在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与无奈。

C.《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作者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西沉的落日与失群的哀雁的悲凉之景。这一景情结合之句颇具的暗示性,作者借此表达对南宋王朝渐衰,英雄孤独落寞的抑郁悲愤之情

D.《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让人们看到了菊花飘零一地的深秋悲凉之景。然而飘零的何止是菊花,作者以花写人,写尽了自己遭遇不幸而憔悴不堪的内心。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一文中,连续三次出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每一次感叹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抒情、议论、描写的交替,奠定全诗的咏叹基调。

B.“千古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一联中的“怨恨”为全诗的主旨,以撩人的琵琶怨曲,烘托了昭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昭君的同情。这怨曲中有昭君之怨,更有作者之怨。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

D.《锦瑟》一诗,紧扣“思华年”展开。诗中回忆了昔日与妻子王氏双栖双飞如庄周化蝶般的美好生活,寄托了自己无限的情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填入原诗中合理的一项是(    )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③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④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A.①c ②b ③a ④d     B.①b ②c ③a ④d

C.①c ②a ③d ④b     D.①d ②b ③a ④c

 

查看答案

下面这首七律的横线上,补入最贴切句子的一项是(    )

江中看月作[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