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的材料,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标题自拟,形式不限,立意自定。 文章...

(读下面的材料,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标题自拟,形式不限,立意自定。

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完美

农先安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来天皇御览一番。

天皇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

天皇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建筑师听后,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天皇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当我们在团体生活,力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之时,可曾想过,这正是破坏和谐之美的行径!

 

所谓完美的人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浪漫与百分之五十的现实的完美结合.失去浪漫,人生将缺乏感性,枯燥乏味;然而失去现实,人生将缺乏理性,定然一事无成. 现实的人往往更容易悲观,因为他们更容易看到人情冷(是否加个暖),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看不到感情上的得,而只注意自己的资本积累.而浪漫的人较现实的人更容易快乐,一点小小的礼物便足以让他们快乐很长的时间,因为他们活在情感的世界中,他们会看到自己在损失物质的同时又得到了多少友情,这才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 现实与浪漫的冲突归根结底就是对事物所用的眼光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有人说理性是感性的升华.很多人赞同这个观点,其实不然.如果说理性是感性的升华,那么一切可以用感性解释的事物必然可以用理性来解释,并且得出同样的结论.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事情用这两种观点观察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是否感性就可以完全替代理性了呢 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感性与理性互相不可替代,如同生活中不可能缺少浪漫与现实一样,二者必将同时存在.而同时存在此二者的人生,必然是完美的人生. 两人结伴露营,半夜时一人醒来,问旁边同样醒着的同伴: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你呢 我看到我们的帐篷被偷了!两人无奈,只得驱车回家,结束了这一次露营. 半年后,两人偶遇,交谈中得知两人都失业了.看到星空的人因无法达到老板的标准而被开除了,看到帐篷的人因无法与同事沟通而辞职了.聊到这里,二人同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自己办一个公司呢 公司开业了,看到星空的人出任副总经理及人事部长,看到帐篷的人出任总经理及产品质量部长.最终公司获得骄人的业绩.而公司的名字,便是浪漫与现实. 二人性格的完美结合,缔造了一个企业的神话.而我们,并不一定拥有一个与我们性格互补的朋友,那么,就让我们自己修正自己的性格,拥有那50%的浪漫与50%的现实,拥有那完美的人生吧! 评语:对完美人生的论述很精辟,观点新颖,能辩证的看待问题.现实与浪漫是两种观念,两种思维,也是两种处事态度.从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来,两种人的看待问题,思考的角度都是不同的.一个人要拥有两种性格是很难的,谁真的拥有了,确实很完美.不过我觉得找一个性格互补的朋友可能更容易.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请给你这幅漫画取个名字,不超过10个字:_____           ___。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4分)

(1)新年将至,请为你的英语老师拟一则手机短信。

                                                                                  

(2)某公司新推出一款手表,其奇特之处在于它集拍照、录音功能于一体,当然还能告诉你准确的时间。请你为其拟一句不超过十个字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4分)

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8分)

1、                           ,哀民生之多艰兮。

2、千里之行,                          

3、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