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噫!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山吴城才百里去:离开

B.余已筇屐,不能阻治:治理

C.山脉怒,赭石纵横坼:裂开

D.余其言,欲问道往游识:体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辛丑秋,将江阴

B.龙不胜,破山而去
盖夫秋为状也吾无意于人世矣!

C.非织作迟,尹家妇难为

D.草拂之色变

南而西招真宫                    自山之面下,困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船夫的欺骗,最终都没能登山游览。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挠,坚持独自游山。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的名胜,他想游尽这些名胜,但由于连续好多天都阴雨连绵,只得遗憾地离去。

D.沈德潜游览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一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味索然。

4.翻译。
(1)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3分)
(2)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3分)
(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4分)

 

1.C 2.C 3.D 4.(1)(3分)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2)(3分)现在到了虞山,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心里很不快乐。 (3)(4分)如果我早知如此,即使是做拥有万乘之尊的王公宰相,我也不愿意离开你一天而去就职啊! 【解析】 1.A项“去”,距离。B项“治”,准备。D项“识”,记住。 2.C项“为”表示判断,是。A项“之”,前一个译为“到,往”,动词;后一个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B项“其”,前一个译为“那”,指虞山,指示代词;后一个为副词,表大概、推测。D项“而”,前一个表承接关系,连词;后一个表修饰关系,连词。 3.A项文中只写第二次是受船夫欺骗。B项文中并没明确提及“友人的阻挠”,且下文“余与客难暂留”表明沈德潜并不是“独自游山”。C项“连续好多天都阴雨连绵”是本次游山之后的事情。 4.(1)“潜”、“名”各1分,大意1分(2)“面目”、“窈窕”各1分,大意1分(3)“诚”、“万乘”、“就”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终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将要到江阴去,当时乘船途经虞山下,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但没有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到江阴去,船停泊在山脚,进入吾谷,船夫欺骗我说:“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我仍然没有登山。 壬子年正月初八,我和张少弋、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将要下雨,两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屐,没什么可阻止我的。从城北出发顺着城边走六七里,进入破山寺,这是唐代常建题咏诗歌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诗中的意思。于是从破龙涧上山,山脉突起并且裂开,红褐色的石头纵横交错,传说是神物龙的爪角弄出的痕迹,它们时隐时现。相传龙跟神争斗,龙不能获胜,就冲破这座山离去了。传说的内容接近荒唐,让人迷惑,但这里有些不明显的现象,似乎又值得相信。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翻越峦岭,登上登山的石径,就可攀登到山顶。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我怀疑是古代的坟墓,但没有碑文记录是谁的墓。登上望海墩,向东凝望。这时云的颜色昏暗,天地迷蒙一片,连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们从小路向南出发,沿途不断出现奇丽的景色:两旁龈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陡峭的大山仿佛被从中劈开,两边的山崖十分险峻,像被破开的大门,又像那直立的刀刃,这就是剑门。用剑州的大剑、小剑来拟称它,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相像。我两脚斜着站了很久,还是不忍离开。后来,遇到山里的僧人,又向他询问山中的名胜之地。僧人指引说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宫和读书台;西北是拂水岩,水流向下奔腾如彩虹一般,大风逆吹,水沫向上飞溅高达几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门,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记住了他说的话,想问路前往游玩,但这时山上流云浓密,风不断刮来,非常寒冷,天上不时有雨飘洒,打湿了衣服,我和客人都难以停留片刻。雨稍停,我们就从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顿疲惫地踏上归途。从此,春雨接连下了好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 唉!虞山(离吴城)只有百里,这么近,我两次从山下经过,都无法实现登山的愿望。现在到了虞山,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心里很不快乐。但是世间的种种境界中,有的一接触就能领会到,而一领会到就走到尽头了,开始的时候很.高兴,接下来就索然无味了,想找回一些值得玩味的,却一点也找不到了;反而是那些得来很艰难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没有了的,却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思恋啊。噬!这哪里只是游山寻胜才有的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             。(《长恨歌》)
(2)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请以“责任是不能忘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用20——30字概括他的某一显著特点。(6分)

宝玉 桑迪亚哥 林冲 苏轼 杜甫 李白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____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14分)

武夷归来话柳永

陈志泽

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第9期,有删改)

1.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3分)

答:                                                                                     

2.“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                                                                                      

3.第四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                                                                                     

4.文章详细交代了妓女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