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宋]侯 蒙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

 

(1)①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②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③侯蒙洒脱淡定。面对别人的讥笑,他不急不恼,反而称别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解析】(1)答对两点计满分。共4分。 (2)每点2分,共4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差别”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各题。(15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文中的“中国人”和“此”分别指什么?(4分)

答: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5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答:                                                                     

3.概括选段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各题。(14分)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范增数目项王            目:用眼示意

B.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鸟的翅膀

C.则与斗卮酒              与:给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A.  樊哙侧其盾以撞                  B.  拔剑切而啖之         

吾其还也                            夜缒而出,见秦伯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C.   欲诛有功之人                    D.  窃为大王不取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公为我献之

3.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

译文:                                                                

⑵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4.根据文段情节,简要概括范增、樊哙二人的性格特点。(4分)

答:                                                                       

 

查看答案

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

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记念刘和珍君》)

⑵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记念刘和珍君》)

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城长沙                      ,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岳麓山屏峙其中,秀如琢玉;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文化历史悠久                 

自然景观优美

③  湘江奔腾北去,碧如飘带      

  ④  橘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