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A.从小学念到高中,考到外地读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工作,结婚生子,他的履历平淡无奇,车到山前必有路,与大多数同龄人并无两样。 |
|
B.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在此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感同身受,立即提供紧急救灾援助,支持智利人民抗震救灾。 |
|
C.生活方式是一个人在衣食住行、工作休息、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方式和习惯,医生认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长寿休戚相关。 |
|
D.“限塑令”后,商场、超市塑料购物袋的用量下降了,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借机涌入市场的大量质次价廉的垃圾袋,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2009年数位翻译名家的离世令人唏嘘不已,但有一点让人感到慰藉,除了杨自俭先生年逾古稀72岁相对年青之外,其他都年过耄耋。 |
|
B.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蛋糕,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离别时泪眼婆娑的一句叮咛。 |
|
C.当地政府功能瘫痪,财力馈乏等因素令海地地震死亡人数统计工作困难重重,这场灾难究竟令多少人罹难,至今仍无确切数字。 |
|
D.眼前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濛,青黛含翠,站在三月的西湖,你会为春天的美景所折伏,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进入了世外桃源。 |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A.诽谤/绯红宫阙/商榷拙劣/卓尔不群 |
|
B.田塍/驰骋恣意/渣滓朔风/硕大无朋 |
|
C.结束/夙愿黯然/谙熟保佑/良莠不齐 |
|
D.濒临/摈弃粗犷/旷达修葺/自古迄今 |
一个“真”字会引发你哪些联想,触发你哪些感悟?或让你回忆起哪些刻骨铭心的故事?请以“真”为话题作文一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Ks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肴核既尽,。,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2)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3)一肌一容,,,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4)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5),,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
|
B.始指异之异:感到……奇怪 |
|
C.外与天际际:边界 |
|
D.颓然就醉就:接近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B.醉则更相枕以卧无以至千里 |
|
C.穷山之高而止吾尝终日而思矣 |
|
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3.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便表明自己是个“僇人”,既含有对贬谪流放的不满之情,又引出下文的出游。 |
|
B.作者写西山“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的景色,用以表明自己顽强不屈的性格。 |
|
C.文章扣住“始”字来写,从“始知”,到“始指”,再到“游于是乎始”,可谓别具匠心。 |
|
D.文章和《赤壁赋》异曲同工,“乐山”、“乐水”,都是在特殊人生境遇中感悟自然的佳作。 |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