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经济学家们常常以“荷兰病”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经济学家们常常以“荷兰病”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荷兰是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的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而在我国,煤炭资源省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煤炭产量,除了增加煤炭的输出,还将与煤炭相关的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大型坑口发电厂等作为鼓励发展的产业,享受含税用户优惠电价和各种税费减免,结果就是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而市场本身也会强化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因此,煤炭资源省份可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当煤炭资源枯竭时,其经济将陷入困境,这就是通常比喻的“荷兰病”和“资源诅咒”。

煤炭资源输出并不一定就有“荷兰病”,问题的关键是产业结构单一。此外,“荷兰病”多发生于小国,这也证实了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是一个大国,“荷兰病”即使有,也只能是局部问题,煤炭资源省份患病了,还会有中央政府帮助。当然,这不等于煤炭资源省份不用为此担心。

事实上,如果煤炭资源省份现在不未雨绸缪,他们的麻烦会远远超过“荷兰病”可能带来的问题。由于近年煤价上涨和煤炭需求快速增长,这些省份煤炭扩展的财力充足,加上东部发达地区对高耗能产业在环保、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资金纷纷向这些煤炭资源省份转移,增量资金绝大部分投向与煤炭相关、高能耗、也是高污染的行业。这使当地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受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我们比较熟悉地把忽视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理解为不可持续发展,是不计成本的发展。因为,如果加上资源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人的健康和医疗费用,10%的GDP增长是要大打折扣的,严重的则有可能是经济的负增长。当然,矿业可以给当地的就业和基础设施带来好处,但是矿业活动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如造成水土流失,使农业人口失去生计,而这些人往往都是穷人。另外,煤炭资源输出所带来的财富往往大多外流。

有两点必须强调,首先,基于比较优势的市场运行会强化本已单一的产业结构,资源型省份的经济转型不可能由市场自发推动。其二,煤炭资源省份不能在煤炭资源枯竭的时候才开始寻找发展接续产业,而应该在煤炭兴盛时期就着手产业的多元化,思考在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1.对“荷兰病”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指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的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

B.是指我国煤炭资源省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综合抗风险能力,使经济陷入困境。

C.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D.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过分依赖某种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拖累经济发展的现象。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煤炭资源省份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由于煤炭生产、输出和发展高耗能产业都受到了政府在电价和各种税费方面的优惠。

B.东部发达地区在环保、资源等方面限制高耗能产业,纷纷将大部分资金投向煤炭资源省份的与煤炭相关、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C.煤炭资源省份即使患“荷兰病”,也不是资源输出的必然结果,而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况且就全国来说,只是局部问题。

D.如果加上资源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人的健康和医疗费用,会使GDP增长的10%大打折扣,严重的则有可能是经济的负增长。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煤炭资源省份应该未雨绸缪,保护住自己的资源,将更多的煤炭资源留给子孙后代,以更好地保证可持续发展。

B.煤炭资源输出所带来的财富往往大多外流,当资源枯竭时,留下来的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资源、又没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地方。

C.煤炭资源省份应该在煤炭资源还未枯竭之前,由政府强制进行经济转型,这时有足够的资金,便于进行经济转型投资。

D.不可持续发展既耗费资源,又破坏环境,而取得的经济效益不过是剥夺了子孙该有的东西,或是把债务留给了他们。

 

1.D 2.C 3.A 【解析】 1.A、B两项是“荷兰病”的特例,并不是“荷兰病”的概念; C 项错在:“荷兰病”是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现象,而不是一种“危险性”。 2.(A.受到政府在电价和各种税费优惠的只是“高能耗产业”,并不包括“煤炭生产、输出”;B.“东部发达地区……将大部分资金投向……”错误,应该是投向煤炭资源省份的资金大部分用在了……产业;D.“10%的GDP增长”不同于“GDP增长的10%”,一个增长是事实,一个增长有可能还只是计划目标。) 3.(A项原文明确强调了“煤炭资源输出并不一定就有‘荷兰病’,问题的关键在于结构单一”因此,煤炭资源省份 “将更多的煤炭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并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B、D两项可从原文中“矿业活动有潜在的危害,如造成水土流失,使农业人口失去生计”等,可以推断; C项可由原文最后一段的两点推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是中国汽车资本财大气粗下的意气征服,而是契合市场规则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B.电影《世贸中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是这部聚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影片对于美国人是否作好了心理准备。

    C.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D.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美国虽然频频以反补贴调查为由来打压中国对美出口,但我们也逐渐认清了美国违反市场开放原则的极端利己的本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脉搏           世外桃源          病入膏肓          明枪暗剑

    B.明信片         平心而论          金榜题名          山清水秀

    C.寒暄           见风驶舵          直截了当          竭泽而渔

    D.声名雀起       舐犊情深          谈笑风生          喋喋不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言(zhēn)     然而止(jiá)   剽悍(biāo)      粗(guǎng)

    B.包(bì)     别出机(zhù)  力(qiǎn)    山(jǐ)

    C.颜(qiǎng)怙恶不(quān)妒(jì)            旅(jìng)

    D.正(dìng)   果实累累(léi)   编(zuǎn)      溅(bè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些景物是必须仰望的

比如鹰,比如高山,比如天空……

有些人是必须仰望的

像李白,像范仲淹,像辛弃疾……

成长

是必须仰望的

像纯洁、像崇高、像伟大……

仰望纯洁,脱离庸俗;仰望崇高,抛却卑鄙;仰望伟大,感受渺小……

仰望使头颅更有分量

仰望使眼睛长上翅膀

这首小诗让你想到了什么?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