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恕,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某家子与恶人游   游:游玩。

B.遽出就坦谢。     谢:道歉。

C.兼侍御史知杂事   知:掌管

D.阎济美格诏输献格: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乃及右职          相如乃辞谢
B.欲与吹笛少年同列耶?      失其所与,不知
C.而山南节度使柳晟           毕礼而归之
D.中人走以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卢坦任寿安县令,百姓机上丝绸还没织完,赋税期限已到,他先是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没被批准。他告诉百姓只管缴纳丝绸,不要考虑期限。结果违背了期限,他也被朝廷施予了惩罚。

B.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游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C.卢坦任郑滑节度使李复的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他据理拒之。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此事,卢坦委婉地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们的话后很惭愧。

D.卢坦入朝做官,曾纠正皇帝不下诏令给主管官员就派中人释放赤县尉的做法。柳晟,阎济美违反诏令向皇帝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说服皇帝按诏令办事,让皇帝把接受的钱财归还主管官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3分)(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                                                                     
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分)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⑶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分)(《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                                                                    
⑷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文                                                                      

 

1.A 2.D 3.A 4.⑴我们复社里品德行为能成为大家表率的人,替他们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们送行。 ⑵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边疆,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何要用灭亡郑国的方法使邻国的实力增长呢? ⑶所以远方的人不顺从,就用加强自身文治教化的方式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人家来归顺了,就要让人家过上安定的生活。 ⑷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函谷关与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解析】 1.游:交往 2.D 把(A.才/就  B.和/结交 亲附  C.但/表承接关系连词) 3."他也被朝廷施予了惩罚"不合文意。 4.(1)“行为”1分,“为之声义”1分,“敛”1分。 (2)“越”1分“鄙”1分“陪”1分。 (3)“修文德”1分,“来”1分,“安”1分。 (4)“所以”1分“出入”1分,“非常”1分。 (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皇帝采纳了他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介绍,按照要求,给《河下的街巷》一书写两句广告词。(4分)
  某出版社拟出版《河下的街巷》一书,这本书将详细介绍古镇河下的街巷文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性很强的通俗的旅游手册。
 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   ) 

A.假日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观景色,耳闻风声鹤唳,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

B.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周恩来故乡慰问演出,当年参加革命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时一个个热泪盈眶。

C.牙买加运动员鲍威尔在国际田联大奖赛意大利站上创造了9.74秒的新百米世界纪录,圈内人士对新世界纪录质疑,怀疑其服用兴奋剂的疑问不绝如缕。

D.地产商们得知楚州拥有可观地盘的某饭店宣布拍卖的消息后,纷纷看好这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地块,厂房也受到开发商追捧,成为众矢之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脊 梁(jǐ)炮烙(páo)白炽灯(zhì)一叶扁舟(biǎn)

B.伶人(líng)悭吝(jiān)一沓纸(dá)寡廉鲜耻(xiǎn)

C.伺 机(sì)脊 梁(jǐ)刽子手(guì)刀俎(zǔ)

D.昵 称(nì)攻 讦(jié)拘泥(ní)喟然长叹(wèi)

 

查看答案

所谓对手,是指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的对方;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面对对手,化压力为动力,积极进取,对手是成功的另一只手;轻视对手、嫉妒对
手或者畏惧对手,则常常被对手击溃,其最终一事无成。
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喊杀与不杀     林 维
①最近,文强、王益等案件又将有关经济犯罪的死刑问题乃至整个死刑适用问题,重新引入公众视野。法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死刑对于经济犯罪的遏制成效甚微,因而建议在非暴力犯中取消死刑。与此相反的是,公众要求对腐败分子更多适用死刑的呼声却犹如排山倒海一般越来越强烈。在这样一种极端对立的、民愤激涌的气氛下,讨论对包括贪污贿赂犯罪在内笼统所谓的经济犯罪废除死刑,实在是一件风险颇大的行为。
②学者主张减少经济犯罪的死刑,并逐渐全面废止死刑,这已经近乎成为国际通则。然而这样的主张要成为现实,关键之一在于能够获得所在国民众的认同。但是,中国民众对于腐败的厌恶、痛恨愈来愈烈,腐败的金额却又越来越巨,死刑的运用已然成为无计可施之下的不得已。这就形成了民众舆论和精英话语之间的巨大反差。
③对人民的呼声置之不理是一种极为偏颇的精英主义立场。学者们可以轻描淡写、不屑一顾地说,普通民众对于死刑的热情是非理性的、盲目的,然后一耸肩膀,继续在书斋中闭门鼓吹死刑废除。问题在于,刑法集中反映着当下社会的价值观,法律也必须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如果刑罚制度不符合国民的规范意识,不能得到公众对规范的认同,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机能。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民众的想法是幼稚的,国民的朴素正义感和对死刑的认同感在正义的塑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④然而,对那些非暴力犯判决死刑,表面上似乎实现了刑罚的威慑力和特殊预防目的,但本质上,它仅仅是形式主义地呼应了民众对于社会公正的渴望,民众的每一次欢呼实际上都是一种对社会公正的虚幻满足。大家应该认识到,现实的社会公正问题没有随着任何一起非暴力犯的死刑而得到改善,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腐败无数次验证了这一点,死刑并没有震慑腐败。
⑤国家有义务告诉民众另外一种遏制腐败的路径,而不是依赖于死刑来掩盖目前在反腐败工作上的深层次问题。对死刑的过度崇拜甚至迷信,必然导致对其他正常管控手段的轻蔑或者忽视。对某一个腐败官员的死刑,当然意味着反腐败事业的重大胜利,但是在某一层面上,反复的死刑适用同样意味着腐败预防工作存在着的体制性缺陷。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法学界对文强、王益被判处死刑乃至整个死刑适用问题持有异议,因此将这些案件重新引入公众视野。

B.作者认为,同公众讨论经济犯罪问题,是一件风险颇大的行为,极容易激起民愤,与民众形成极端对立。

C.学者认为,因为普通民众对于死刑的热情往往是非理性的、盲目的,所以刑法没必要反映他们的价值观。

D.作者认为,我们有必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体制,预防腐败,从而真正满足人民对公正的期盼,而不是一味依赖死刑。

2.对于经济犯罪的判决,民众舆论和精英话语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从①②小节看,这种反差是怎么形成的?(6分)
                             ▲                                      
3.从④⑤小节看,作者为什么反对对非暴力犯的惩处过分依赖死刑?(6分)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