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 A.“学习就怕‘认真’...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有道理。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认真的态度,那他将一事无成。”

    B.真正将水“用光”有两种情况:水从游泳池、蓄水池或水塔蒸发,进入大气层;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从植物叶面蒸腾到大气层,这两个过程合称为蒸发蒸腾作用。

    C.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风作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

火),只有在气候变化异常、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才可能成为致病的因素。

        D.37岁的邓亚萍9月27日正式入主人民搜索——一个尚处于测试中、非垄断性的官方搜索网站,——并成为正局级官员的消息,着实牵动了众人的神经。

 

A 【解析】B项将“水从植物叶面蒸腾到大气层”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C项将括号移到“六气”之后;D项删掉“非垄断性的官方搜索网站”后面的逗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壹基金这个由影星李连杰创办的公益基金,要离开它已依附着三年的“挂靠”单位——中国红十字会单飞了。

    B.这家企业在危机发生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理由推脱责任,让本可继续下去的合作,变得很难进行。

    C.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自如自在地发表她的观点,不摆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D.某出版社分册出版了一部散文全集,各册书的颜色、用纸都不统一。对此,责任编辑说:“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但对出版书籍的其他环节,我就望尘莫及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毗临    既往不咎    请帖(tiě)     拾(shè)级而上

    B.精悍    泱泱大国    诤(zhèng)友   汗流浃(jiá)背

    C.疏浚    和颜悦色    重创(chuàng)  曲(qū)尽其妙

    D.涵盖    粲然一笑    瞭(liào)望    咄咄(duō)逼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25分)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等,总共1400万字。

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看见“M”楼、“S”楼、“贝公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

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一人独任“中国通史”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一人可与之媲美。

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学问老是过时!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求学不可太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

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l400万字,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

    C.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讲课深入浅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D.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

    E.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

   (2)“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要分析。(6分)

   (3)为什么说钱穆“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  溪  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

1.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用意是什么? (6分)

2.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 (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