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篇名句默写(10分)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

名篇名句默写(10分)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3)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辛弃疾)
(4)                           ,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歌阅读(11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
1.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徒”“漫”二字对此作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查看答案

文言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潘锦芳传
(清)施补华
潘锦芳,湖州卖酒翁也。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市井无赖咸惮之,已而折节为善。谦谨畏事,犯而不校。晚年酒益雠,家富,子孙内赀①为品官,翁称封君②,而谦谨加甚。每入市井,伛偻旁行,与庸保③语,兄之弟之。郡县大夫与缙绅之征而归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为人平争斗,偿逋负,事解不居其名。
咸丰庚中,粤贼攻湖州,赵忠节公以乡兵守城,指翁告人曰:“此游侠之雄也,惜乎老矣!”辛酉之,贼陷会城,围湖州益亟,而江苏巡抚驻军上海,忠节作血书乞援。募能犯围出者,翁请独行。及陈血书,议以松江提督曾秉中帅水师绝太湖而西,为外内合攻之计。乡人贾于上海者,聚资十万饷之。行有日矣,有尼之者,中变,翁乃流涕言曰:“老夫出城时,城中粮已尽矣,兵一日两粥,民食草根树皮,空巷敝庐,死人相枕。生者数老夫之行,日暮待援,惧不相保。城外贼如麻,登高叫呼,兵在城上与之应答,岌岌将为变。老夫病且死,犯围为此行;乡人贾于此者,念在围城父兄子弟、宗族姻连,其情愁急,恨水师无翮而飞也;彼尼之者,何其不仁乎!呜乎,吾不复见赵公矣!”举拳击案,大呼呕血以死。死之六月,为同治壬戌五月,湖州城陷,翁家亦破。翁之诸孙,至今以酒为业。
施氏曰:同治壬申、癸酉间,重修湖州府志,余言潘锦芳事,宜附壬戌殉节诸君之后,或以卖酒者少之,遂不得书。呜乎,翁卖酒者也,赵忠节公识之矣。
注:①内赀:即“纳资”,交纳钱款捐官,买官职。②封君:子孙贵显,父、祖因而受到封典的,称封君,也称封翁。③庸保:雇工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市井无赖咸惮之惮:害怕,畏难。

B.已而折节为善折节:降低身份。

C.围湖州益亟亟:急速,急迫。

D.聚资十万饷之饷:馈赠,赠送。

2.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潘锦芳“忠烈”品格的一组是
①少习拳勇技击,谊心直气    ②募能犯围出者,翁请独行    ③谦谨畏事,犯而不校
④老夫病且死,犯围为此行    ⑤翁卖酒者也,赵忠节公识之矣      ⑥举拳击案,大呼呕血以死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锦芳年轻时习过武,后来他谨言慎行,晚年虽家道殷实,但做事低调,为他人平争斗还欠债不求扬名致谢。

B.文章善用语言描写,潘锦芳为救兵不肯前来而激愤的一番陈词,形象极其鲜明生动,赤诚之心昭然可见。

C.作者赞美了潘锦芳具有侠肝义胆,又对朝廷官吏贻误战机,失陷城池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愤恨。

D.潘锦芳为全城人冒死求援,结果却因是卑贱的卖酒人而不能名列地方史册,作者对此表示遗憾与惋惜。

4.翻译下面的句子(11分)
(1)郡县大夫与缙绅之征而归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4分)
(2)生者数老夫之行,日暮待援,惧不相保(3分)
(3)彼尼之者,何其不仁乎!呜乎,吾不复见赵公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德国哲学家尼采亦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也大有人在。

    请以“半与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12日将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文字凝练,富于情感,响亮有力。所拟宣传标语从字数和结构形式上可以不受示例的限制,但上下句必须整齐对称。(4分)

    示例: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查看答案

某领导在谈到“政府诚信最重要”这一话题时说了如下的话,把句子弄乱了,请你帮忙调整好顺序。(2分)

    ①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来看,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体。

    ②政府如失去诚信,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也毁坏了国家的声誉。

    ③因此,政府的诚信处在社会诚信的核心、主导地位,是第一诚信。

    ④政府如失去诚信,经济活动就会一片混乱。

    ⑤在各类的诚信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诚信是政府的诚信。

    ⑥ 因为从政治方面来看,政府的诚信度决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调整后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