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想当年...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想当年,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乱石穿空,                             。(苏轼《赤壁怀古》)

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6分)

  (2)三、四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人或恶吴起              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文侯)乃以西河守

  寡人之于国也                             家祭无忘告乃翁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尝学于曾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A.吴起好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5分)

   译文:

   (2)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豚与人

任何一种动物,体型小,便怕我们;体型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人类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它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您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的翅烧的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是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的方式才叫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愉悦。

海豚是惟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是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耶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了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脱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的,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

1、 “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B.这是由于人类喜欢海豚。

  C.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D.这是因为人类从感情上没有把海豚列为被惩罚的动物。

2、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救助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

  C.海豚喜欢与它们的内部结构相似的生物。

D.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3、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海豚自觉的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B.卡扎奇耶的军用海豚馆游回来的海豚,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取食物的技巧。

  C.海豚喜欢的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D.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的时候,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倪萍的新作《姥姥语录》中有这样两句话:

①“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②“哪儿的肉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疤。”

要求选择其中一句话,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

醉太行

①在我过去的认知里,太行山有雄无秀,虽然有直立的万丈悬崖,但一个个山头犹如和尚的秃头,秃山、秃岭形成了大山之魂。因为全国自然生态文学会议要在太行山大峡谷中的石板岩乡召开,使我有机缘钻进它的躯体之内,去扫描它的生存形态。汽车刚开进大山之腹,我就发现了自己认知上的谬误,十月的太行山,不仅不是秃头和尚,简直像是个醉酒后初醒的俊俏丽人。

②汽车沿着陡峭的S形山路,盘旋地向上攀登,每每拐过一个弯道,绿色便变换一个层次,由山下的浓绿,变成苍劲之绿;再由苍劲之绿,呈现出秋天的橙黄;又在橙黄之中,绽露出一片片艳红——那是红枫在向人间展示苦夏已经远去,秋意已染上太行的额头和眉梢。

③从河南一侧看太行,它不仅有万峰争雄的阳刚之魂魄,还充满了阴柔之秀灵。依山而行的百里大峡谷中,不仅林木丛生,还浪花飞溅地流淌着一条名叫露水河的溪流,这条河在林虑山下形成一个美丽的湖泊;有几只白色飞艇在湖泊中戏水,一下就把我们这些远方来者惊呆了。

④车子开到下榻的石板岩山村了,这里的石墙石屋石碾石磨,浑然一幅古老的风情画。下车之后,我就发现了又一个奇迹,有几个年轻人正坐在露水河畔写生。晚上散步时,才知道他们先于我们到这儿朝圣的,不是几个人,而是几百人之多。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太行山以其独有的雄险奇秀和北国山乡的憨厚纯朴,把这些未来的艺术家揽于心怀,太行山成了美术学子们的写生基地。

⑤太行山色泽是婀娜多姿的。早上起来,听到有人高喊:太行山峰戴上银冠了!凭窗而望,发现那银冠不是什么帽子,而是压在山尖上的一轮明月。山峰直立陡峭得如阿拉伯数字中的“1”,加上那轮洁白的圆月,真像是一个古代武士头顶的银冠。记得有一篇童话,说月中的嫦娥难耐寒宫寂寞,曾飞下寒宫与充满阳刚气势的古代壮士幽会——那陡峭直立的山,就是当年那个武士的化身,不然那月亮怎么会久久盘旋于它的头上呢?当然,这只是我的浪漫臆想,而真实又离奇的童话,却在太行山一个名叫桃花谷景区轮回:那里崖谷中的桃花,与天下桃花的开花季节不同;它不开在温暖的春时,而是开在寒冬季节,与洁白的冰雪争奇斗艳。最初,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看见冰雪与桃花共存的画册,我们这些来自东西南北中的作家,才被太行山独有的风韵折服。

⑥太行大峡谷长过百里,当我们闯进它的腹地时,常常为其独有的神秘而情动。走着走着,不知从哪儿飞来凉丝丝的水雾,抬头看去,那是悬崖之顶垂落下来的瀑布;只因为那山崖太高太高了,待这条银线飘到大山谷底时,已然被分解成小小的水珠了。尽管这儿的山势陡峭而巍高,但仍不乏特意来太行探秘的勇者,他们沿着镶嵌在悬崖陡壁上的铁板栈道,向太行之顶攀登。远远望去,那些攀登者的身影衣着不尽相同,如同一只只色彩相异的壁虎在向太行绝顶进发!这个崖谷叫王相岩,之所以留下这个与雄险山崖决然对立的儒雅的名字,缘起于远古的历史积淀:三千多年之前,商朝迁都至河南安阳之后,这里曾出了个贫贱山民傅说当了朝廷重臣之典故。据《商史》记载,国王武丁是个明君,在没有继位之前,曾到太行山体察民情,在这座山崖之巅,他碰上了傅说,并为他的博学多才而动容。但是在商朝,山民是王权的奴隶,是不能登堂为官的,武丁当了国王之后,为了让山民傅说进朝辅佐朝政,不惜以夜梦远祖遗训为尚方宝剑,巧妙地把傅说召进了国王的宝殿,当了他的一号重臣,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则“天方夜谭”。

⑦归来后,为了驱散一天行程的疲惫,特意多喝了几杯太行山“红旗渠”牌白酒。酒后,我的身心已与婀娜多姿的北国太行山同醉!

(取材于从维熙同名散文)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婀娜多姿的北国太行山美景改变了作者过去对此山的认识。

B.太行山不仅有其雄奇险峻的特点,还有阴柔秀美诱人的风姿。

C.文中写桃花的粉色与冰雪的银白意在映衬作者的高雅情怀。

D.作者认为太行山神秘,是因为它有不知从何飞来的清凉水雾。

E.文章结尾点题,一“醉”双关,将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文章第①段说十月的太行山,“简直像是个醉酒后初醒的俊俏丽人”,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4分)

(2)文章第③段说,从河南一侧看太行,“一下就把我们这些远方来者惊呆了”,简要说明“惊呆”的原因。(3分)

3.通读全文,分析第⑥段讲述《商史》中关于傅说典故的作用。(4分)

4.文章结尾“我的身心已与婀娜多姿的北国太行山同醉”一句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谈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