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青 溪 王 维 言①入黄花川,每逐青溪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青  溪    王  维

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藻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①言:语助词,无义。②青溪:清碧的溪水。指黄花川的溪流。③趣途:走过的路

程。④色:山色。⑤东汉严子陵辞官后曾在富春江钓垂,安享晚年。

(1)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4分)

                                                                                                 

                                                                                         

                                                                                                

(2)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歌中透露出来的诗人情感。(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指父母丧事  B.稍用其说                 稍:稍微

    C.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 趣舍:追求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否:贬斥、议论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③请还政天子                        ④曼卿上书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岁。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分)

                                                                                          

   (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4分)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木质高楼有望扎根中国

    城市常常被人说成“水泥森林”。而在上海世博园,展示着城市的另一种生长形态——木结构建筑重归林立的楼群之中。专家表示,未来中国城市中可能将崛起超过7层的木质建筑,城市不再是“水泥森林”。

    位于世博园C片区的挪威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从5米到15米,高高矮矮的这些 “树”都有抓地的“树根”,都伸展着4条“枝干”托起顶篷。不约而同,瑞典馆、加拿大馆和温哥华案例馆等,也采用了木结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一座全木结构的小学在都江堰向峨乡破土而出,让木结构建筑再次进入视线;作为木结构建筑鼻祖的中国,在这一领域停滞20年后开始复苏。

    欧洲木业协会主席索德安介绍说,除抗震性能强,木结构房屋建造中会和矿物棉一起混合使用,房子会呈现非常好的保温性能。尤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再生材料,由于木材能吸收二氧化碳,木结构建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当前的建材消耗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所副所长赵霄龙博士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中国建筑每年消耗的铁矿石超过3亿吨,石灰石4500万吨,排放二氧化碳将近4亿吨,“木结构建筑在中国比例很小,大概为1%左右”。

    木结构的先天环保优势并不意味着复兴之路平坦。最大疑问是,木头从哪里来?中国已经是一个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再推广木结构建筑,是否会让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确实,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6,人均木材蓄积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8。不过,假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良性循环并非不可能。瑞典等北欧国家早年也遭遇过乱砍滥伐森林的惨痛经历。在吸取教训后,瑞典法律规定,在砍伐一棵树之后,需要种上两棵甚至更多新树苗。

    此外,木结构房屋还面临着一个土地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大城市中显得不那么实用。对于这一点,欧洲的先进技术似乎可以提供借鉴。索德安透露,欧洲纯木材建筑现在已经能建到9层,而如果采用混合结构住房,最高已做到16层。所谓混合型结构,就是指承重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外墙、屋顶采用木结构。中国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有望在年内出台,相对于现行《规范》只允许建3层以下的木结构建筑的规定,修编以后,混合型的木结构房屋标准有望达到7层。

在木材处理方面,如今的木质建材也摆脱了以往易燃、易损的形象。通过喷涂阻燃药液,木结构建筑物的延烧性得以加强。在经过干燥、防腐防蚁、集成等先进技术加工后,木材可以广泛应用于住宅、体育馆、桥梁等木结构建筑、 日本每年有45%的新建建筑为木结构建筑,这和建材技术演化不无关系-中国专家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身国情的木结构复兴之路——赵霄龙透露:“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基复合人造板的生产国,而且利用秸秆生产板材的技术也正在成熟。麦秸定向结构板、零甲醛秸秆生态板等十分适合作为木结构建筑的材料。”这对于年产秸秆量超过7亿吨的中国,无疑是个福音。

1.下面关于“木结构建筑”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博园挪威馆、瑞典馆、加拿大馆和温哥华案例馆均为采用了全木结构建造的木结构建筑。

    B.都江堰向峨乡的那座全木结构的小学是我国第一座全木结构建筑。

    C木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强,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D.木结构建筑能吸收二氧化碳,具有先天环保优势,大力推广有助于减低我国建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个林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大力推广木结构建筑可能让本已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

    B.通过喷涂阻燃药液,木结构建筑物的延烧性得以加强,从而使木材可广泛应用于住宅、体育馆、桥梁等的建造。

    C.目前纯木材建筑现在已经能建到9层,承重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屋顶采用木结构的建筑已经能建到16层。

    D.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只允许建3层以下的木结构建筑,新版《规范》有望达到7层。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木结构建筑最早出现在我国,但目前我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欧洲。

    B.如果借鉴瑞典等发达国家经验实现林业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就可以在我国实现木结构的复兴。

    C.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木结构房屋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因此木结构建筑在我国部分地方并不很实用。

    D.随着利用秸秆生产板材技术的成熟,麦秸定向结构板、零甲醛秸秆生态板的出现,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比例很可能会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平等,长久以来既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使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厂影响社会公正与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侵入我国的寒流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由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

  D.油价不断上涨引发的节油比拼不但在各种小型轿车品牌之间进行,而且已在各种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文化遗产在文化诞生之初都体现出人们对艺术、文明的蓄意追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B.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来自法院、检察院和公安系统的代表纷纷发言表示,作为司法执法工作者更应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否则就请君人瓮,受法律制裁。

  C. 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半个世纪,感情一直很好,可以说是白头如新,哪像有些年轻人,喜新厌旧还美其名曰“自由”。   

  D.2月16日晚,央视星光大道2010年度总决赛圆满落幕,总冠军终于浮出水面,来自山东刘大成获得冠军。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头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两块肩甲骨高高凸出, 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

   B.她脱下披在肩膀上的衣服,站在镜子前边,为的是趁这荣耀的打扮还在身上,再端详一下自己。

   C.本来他也晓得,人家买他的油绳,是不能向公家报消的,那要吃而不肯私人掏腰包的,就会耍一点魔术,所以他总是特别当心。

   D.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孀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