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 家 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 家 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1.“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请简要概括词上下两片各自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在写景叙事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1.(1)(4分)比喻(借喻)。“尘”喻指世俗的纷扰。拟人(比拟),“春风扫 ”赋予“春风”人的行为。(2分)全句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实际是表现作者摆脱了世俗纷扰后隐居生活的清静、自得。(2分) 2.(4分)上片写隐居之所环境幽雅清净,下片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2分)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论其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4分)

2.上嘉之,竟免校尉之死。(3分)

3.又以胄宅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戴 胄 传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明习律令,尤晓文簿。隋大业末,为门下录事,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甚礼之。

贞观元年,迁大理少卿。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入,罚铜二十斤。上从之。胄驳曰:“校尉不觉与无忌带入,同为误耳。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剂、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衷。”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阿之?”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上嘉之,竟免校尉之死。

于时朝廷盛开选举,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泻,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胄前犯颜执法多此类。所论刑狱,皆事无冤滥。

七年,卒,太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尚书右仆射,追封道国公,谥曰“忠”,诏虞世南为撰碑文。又以胄宅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房玄龄、魏徵并美胄才用,俱与之亲善,及胄卒后,尝见其游处之地,数为之流涕。胄无子,以兄子至德为后。

                                                 (节选自《旧唐书·戴胄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德彝议以监门不觉,罪当死        当:判处

B.臣不敢亏法                        亏:损毁

C.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阿之      阿:迎合

D.卿欲卖狱乎                        狱:案件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戴胄能“秉公执法”的一组是(     )

① 性坚正,明习律令                 ②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③不首者罪至于死                    ④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

⑤所论刑狱,皆事无冤滥              ⑥法有所失,公能正之

A. ①②④              B.②③⑥           C. 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胄正直坚定,通晓法律,隋朝时就担任了门下录事的官职,并且很受苏威、裴矩等人的赏识与礼遇。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目的是为了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因为地位有高低、关系有亲疏的原因而同罪异罚。

C.对“诈伪者”太宗下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坚持“以法当流”,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才干突出,又能秉公执法,他去世后,太宗对其追封赠谥都很显贵尊荣,一些贤能正直的大臣也很怀念他。

 

查看答案

阅读《山羊兹拉特》中的精彩片段,回答9—10题。(8分)

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靠着它缩成一团。他从来就喜爱兹拉特,现在,兹拉特在他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他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

①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②“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③“如果大雪仍继续这么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当阿隆睁开眼睛时,他说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大雪盖住了天窗。他试着去捅开,可他的手臂全伸直了,还是捅不开。幸亏那根棍子还在身边。花了很大力气,他才用棍子捅开了天窗。外边,始终一片乌黑。雪继续在下。寒风呼啸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笑……

1.选段首尾所描写的环境,给人的感觉有何不同?这样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品读选段中的对话部分,其中阿隆的话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阿隆对一只不会说话的山羊不停地诉说,这蕴含着他对山羊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成名作。后来,曹禺又创作了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这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B.“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桑提亚哥的一句内心独白,它鲜明体现了作者海明威所歌颂的“硬汉精神”。

C.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是法国女性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D.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代表作有《变形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 燕王欲结于君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乃幽武大窖中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 

D. 衡乃诡对而出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