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
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
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
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

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B 【解析】A、句式杂糅,“拟采用”和“为准”杂糅,可改为“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C、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D、宾语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前不久,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此事虽然可笑,但也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悲哀。

B.在“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的大会期间,著名的画家石坚先生即席作画,他信笔涂鸦,似有神助,在三勾两画之中,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便跃然纸上。

C.享有“歌神”盛誉的香港歌手张学友的广州演唱会盛况空前,他那极具磁性的歌声如空谷足音般美妙动听,歌迷如痴如醉,为之疯狂。

D.这篇小说题材新颖、构思新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看 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小说的第三段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
自乡村,生活不宽裕,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

B.培德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对母亲也是依恋的。在车站对母亲的“建议”及“喉咙哽咽”都是证明。

C.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无私的女人,她兴高采烈、满怀喜悦地来,却心灰意冷、满怀愤怒地走。

D.齐姆森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而齐姆森又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所以培德最不愿意让齐姆森见到母亲。

E.“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说明培德看到齐姆森没有介意母亲的“乡土味”而逐渐平静,为保持住友谊而欣慰。培德对母亲没有愧疚感。
2.请结合上下文,说明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表现
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4分)
(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2)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2分)
4.分析齐姆森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2)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6)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①湖北漕:荆湖北路掌管钱粮的转运副使。②长门事:长门,汉宫名,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以后的居所。陈皇后幽居长门,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以悟主上。③玉环飞燕:杨玉环,唐玄宗的爱妃,后被赐死;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后自杀。
1. 本词词风含蓄委婉,借景抒情是一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词风含蓄委婉,用典是另一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共同,一齐。

B.徒慕君之高义也高义:高尚的品德。

C.其势不俱生俱生:共同生存。

D.臣等不肖不肖:不能理解。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3.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回答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

C.舍人们的劝谏是心胸狭隘的表现,蔺相如的话表现出他先处理国事再计较私仇的胸怀。

D.舍人们以辞去为由劝谏蔺相如,蔺相如用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来消除舍人们的误解。

4.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分)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