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化 学 制 剂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化 学 制 剂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海洋造成的污染。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共同改变着生物的根本性质。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有时候,这些化学药品会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到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植物毒死了,牲畜得病了,曾经一度纯净的井水,也给饮用它的人群造成了危害。

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但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能够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事,因为各个实验室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这些药品的数字实在令人震惊:每年有500种新的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与之适应。其后果还不容易被我们所预料,因为它完全超出了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和经验。

4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而研制出来的基本化学药品就超过200种。这些粉末、喷雾液、烟雾剂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都普遍使用。它们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这种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邀游。可是,人们使用这些药品,其目的仅仅是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或老鼠等。

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畏被允许民用以后,杀虫剂便逐步升级。因为有的昆虫已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于是,人们又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再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还要毒的药剂。然而,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适宜于一切生物生长吗?

1.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

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C.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2.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一项是

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

B.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

C.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等化学药品的普遍使用,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

D.那些药品中的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遨游。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历史。

B.化学药品中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河流、海洋,这是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

C.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暂,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D.无论化学药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虫总有办法演化出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

 

1.D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层次为B级。解答此类问题要抓住词语的本质属性,A B C项都大而空,因而不对,正确答案是D。 2.此题重在考查理论的推断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A项陈述的对象是“生物”而不是“人类”,不符合体干要求,因而是错误。B、C、D明显正确。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判断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A、B、D符合原文的表述。C项和原文对比去掉了“这些”二字,这些根据原文又是“有毒甚至是致命的物质”这样毫无疑问就扩大了词语的使用范围,因而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材料和要求作文:

“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概念,一个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其他的木板即使长出许多也没有价值,要增加木桶的容量,就必须加长这块最短的木板。

要求:从这个理论中得到什么启示?联想自己、周围人或社会上的事物,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以下是从某中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片断,它可以代表近几年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请评论这种语言现象。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少于60字。(5分)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是“偶”非常“稀饭”的。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FC……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JJ的BF一个劲地对我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PLMM。真是好BT啊,7456……

 

 

 

 

 

 

 

 

 

 

 

 

 

 

 

 

 

 

 

 

 

 

 

 

 

 

 

 

 

 

 

 

 

 

 

 

 

 

 

 

 

 

 

 

 

 

 

 

 

 

 

 

 

 

 

 

 

 

 

 

 

 

查看答案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文段,仿照前面的店名,结合上下文,为后面的小店分别取一个店名,要求:符合该店特点,生动形象,又能很快被大家记住。(3分)

成都某茶坊,在大门上方悬挂一大牌匾,上书龙飞凤舞的“圆茗缘”三字,既有前世今生的厚重,又有一见钟情的命中注定。

学校后门不远有家理发店,小老板是个光头,为人风趣,居然给理发店取了个“    ①   ”的名字,店名与他的形象真是绝配。

楼下新开了一家舞蹈学习班,店名特别猛,叫“     ②    ”。

一家卖卤品的小铺,取名叫“     ③    ”,展示了店家对古典名著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的卤制品的自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春天到野外踏青,除了可以_______外,还可以___________。那娇艳欲滴的朵朵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清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缭绕的雾气,_________,一下子变得清晰明媚起来,__________不由使人想到“东风吹开花千树,占断春光惟此花”的诗句。

①看到自然秀美的景色          ②感觉桃花簇拥的美妙快感   

③在迷蒙的烟雾中亭亭玉立      ④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 

⑤点染胭脂的春桃              ⑥桃花的笑脸

A、①②④③⑤⑥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①②④③⑥⑤    D、 ②①④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作品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