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小作文(15分) 柳智宇是中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

小作文(15分)

柳智宇是中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大;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了一名修行居士。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 题(22分)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人才问题的讨论会。有人私下给毛遂提了条意见:“好表现自己。”

我大吃一惊。这不是冤枉好人吗?仔细一想,毛遂也是表现自己。倘不表现自己,怎么能自荐呢!

原来,毛遂自荐并不避嫌疑。他本来就认为:有才能的人,就象放在布袋里的锥子,一定会冒出尖来。不冒尖,你怎么晓得他有才!千里马之所以能被伯乐发现,还不是因为千里马长啸一声地表现自己吗?

我们赞扬毛遂,说到底,就是赞扬毛遂敢于表现自己。这点,是过去所有赞扬毛遂的文章不曾点穿的。我敢说。

近些年来,自荐之风盛行。这是改革之举。然而,“好表现自己”的帽子,还畅销于市场。要不,怎么会把这顶帽子戴在毛遂头上?

跟“好表现自己”相反,“不表现自己”,从来都是作为一种谦逊的美德加以肯定。众目睽睽之下,谁能说不要这种美德?

于是乎,明明是错误不能顶,明明是好事不能做,明明有意见不能提,明明有主意不能讲。怕啊,怕背“好表现自己”之名啊。

“不能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如果有可能作个统计,误事的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中国人头上,怕是谁都不会有一张笑脸。

“不表现自己”,不是美德。

“表现自己”,是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对人类的贡献。试想,每个   国人都这样去“好表现自己”,毛遂何其多也,我们堪称“毛遂之国”了。

“表现自己”,是要有气魂的。

在某些人眼里,“表现自己”跟“野心”、“风头主义”是同义语,犹如洪水猛兽般的吓人。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人,全然不考虑这些。他们像毛遂一样不避嫌疑。他们明智地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表现自己”,表现的就是做人的那么一点精神。

改革的今天   ,应当受到指责的,倒不是 “好表现自己”,而是那种害怕困难,得过且过,唯唯诺诺,相互推诿,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表现自己的人。

不敢表现自己,就不会有民族的朝气,事业的创造,历史的开拓。

“不表现自己”,是表现了自己的落后。

“表现自己”,是表现自己的进取。

“风头主义”、“野心”,跟表现自己无缘。优秀运动员李宁,把在奥运会上“表现自己”夺得的三枚金牌,都送给了他的老师、教练和保健医生,自己只留下银牌。他说:银牌才能说明自己的不足。这是“表现”中的另一种表现:在荣誉面前的表现。

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么?(《毛遂不避嫌疑》)

1、在文中,“表现自己”指                   。(40字内)(3分)

“不表现自己”是指                   等行为。(30字内)(3分)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0字内)(2分)

作者分两步进行论证:

(1)                     (30字内)(3分)

(2)                       (40字内)(3分)   

3、文章结尾处,作者用了一个自然段专谈了“风头主义”“野心”跟“表现自己”无缘。这样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45字内)(4分)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4分)(      )

A、标题“毛遂不避嫌疑”是用以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B、“‘不表现自己’的‘美德’误了多少事?”中“美德”一词加了引号是表示反语。

C、“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中,“不必”一词是“不必要”的意思。引这句话是用来表示有志于事业,敢于表现自己的人,不计成败毁誉的精神。

D、“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吗?”这句话中后一“表现”只指本论部分作者对“表现自己”的种种论述。

E、这篇思想评论,作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又能联系实际,批驳了“好表现自己”的错误观点,为那些在改革洪流中挺身而出的毛遂们鸣锣开道,呐喊助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4分)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4分)

2、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科技说明文,完成 1--4 题(12分)

西班牙科学家首次证实,距今约1.5亿年曾有一种食肉恐龙横渡大西洋,同时生存于欧洲和北美大陆。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的桑兹博士及其同事在最新一期英国《地质学会会刊》上撰文介绍说,他们是对在葡萄牙中西部发现的恐龙化石标本进行研究后得出上述结论的。对化石进行的分析证实,这种恐龙为跃龙属。

在全球范围内,跃龙属恐龙化石标本最早由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什1877年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美国其它地区随后也陆续有类似化石标本出土。西班牙科学家的新研究成果,不仅是首次                     ,也是首次             

桑兹博士等指出,新发现对研究侏罗纪晚期地球大陆结构具有特殊意义,它意味着目前的某些理论可能需要修正。据认为,北大西洋是在侏罗纪晚期开始形成并扩展,从而切断了欧洲和北美大陆的联系。但当时两大洲之间的洋面宽度到底多少、北大西洋深度究竟几何,在地质学界还存在着争论。

例如,有一种理论认为,在距今约1.5亿年前,北大西洋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洋面宽度可能在200至300公里之间。这一宽度对一般的恐龙来说难以逾越,无法解释新发现的这一跃龙属恐龙为何当时同时生存于欧洲和北美。

桑兹博士认为,他们的新发现表明,侏罗纪晚期欧洲和北美大陆之间的联系,可能要比目前很多理论所认为的更加紧密。  

1、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欧洲大陆发现恐龙的踪迹;发现这种恐龙曾横渡大西洋

B、在欧洲大陆发现这种跃龙属恐龙活动的踪迹;发现曾有同一类型的恐龙同时生存于大西洋两岸

C、在欧洲大陆发现恐龙的踪迹;发现曾有同一类型的恐龙同时生存于大西洋两岸

D、在欧洲大陆发现这种跃龙属恐龙活动的踪迹;发现这种恐龙曾横渡大西洋

2、末段中的“更加紧密”是指(    )

A、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人类来往          B 、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动物来往

C、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距离              D、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恐龙来往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桑兹博士及其同事最新研究表明,有一种食肉恐龙可能曾横渡大西洋。

B、西班牙中西部发现   的这种食肉恐龙,在欧洲尚属首次。

C、桑兹博士发现证明了侏罗纪晚期大西洋的宽度肯定水不足200公里。

D、1877年,马什首次在美洲发现了最早的恐龙化石。

4、作为本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欧洲大陆发现食肉恐龙化石            B 、食肉恐龙    

C 、恐龙曾横渡大西洋?                  D 、侏罗纪晚期的大西洋到底有多宽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2、                  ,行成于思毁于随。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梅子黄时雨。

4、               ,术业有专攻。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侵之愈急。

6、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7、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11、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12、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