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C.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吾从而师之”中“师”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序八州而朝同列D.天下云集响应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君子生非异也
数罟不入洿池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4.选出句式结构特点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相同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B.蚓无爪牙之利
C.未之有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耻学于师B. 北收要害之郡
其皆出于此乎 并吞八荒之心
![]()
C. 知明而行无过矣D. 请以战喻
吾尝终日而思矣 斧斤以时入山林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分)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分)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D.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新词语不断流行和产生的同时,另有一些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逐渐受到冷遇,比如前几年还常用的“万元户”“倒爷”“大哥大”等现在就很少使用了。
B.目前城市干道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
C.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到开源节流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
D.残奥会如同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不仅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人性得到升华,更让我们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责任感。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你还对自己的意见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
B.高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为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张伟和同桌订立了攻守同盟,你追我赶,互相竞争。
C.“中国当代四大最有情调女作家”评选结果已于近日揭晓,琼瑶、王安忆、简以宁、小妮子等老中青四位作家高票当选,读者认为她们是实至名归。
D.齐白石仔细观察过虾的生活,所以画虾时能够绘声绘色,其笔墨变化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放诞无礼宽洪大量厮混诽谤
B.沸反盈天纨袴膏梁炮烙忌讳
C.百无聊懒惴惴不安蹂躏伺侯
D.皮开肉绽联绵不断桅杆寒喧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少不更事(gēng)间或一轮(jiān)监生(jiàn)
B.咀嚼赏鉴(jué)敛声屏气(bǐng)忖度(duó)
C.穿红着绿(zháo)陈抟老祖(tuán)执拗(niù)
D.纨袴子弟(kù)不经之谈(jīng)榫头(s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