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华裔(yì) 神妪(yù) 将(j...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华裔(yì)   神妪(yù)   将(jiāng)进酒  霰雪(xiàn)  伯仲(zhòng)

  B.栖隐(qī)  渔樵(jiāo) 聒(guō)碎      羁旅(jī)    欢谑(nüè)        

  C.巨擘(bò)  箜篌(kōng)   殷(yān)红        女娲(wā)    鼙(pí)鼓

D.凝脂(zhī) 乾坤(qián)   诗笺(qiān)     戎马(róng)    铁砧(zhān)

 

C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距离”:有实的距离,有虚的距离;有空间距离,有时间距离;有的距离需要保持,有的距离需要改变。或许你有关于距离的刻骨铭心的故事,或许你有对距离的独特感受,或许你有对距离的深刻思考。

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三句诗分别对应了哪种观点?(3分)

(一)

1.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鲁迅《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论点一:为国为民,不怕牺牲。——(      )

论点二:立志报国,勇于献身。——(      )

论点三:捍卫国土,誓死效忠。——(      )

(二)从上面三个材料中任选一个扩写成议论文段,体现与之最为贴切的论点。(3分)

 

查看答案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3分)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 ?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3分)

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6分)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分)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

 

查看答案

 

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问君西何时还?_____________。          (2)曲罢曾教善才服,______________。

(3)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分明怨恨曲中论。

(5)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6)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7)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用心躁也。    (8)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