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坐落 松弛 搬师回朝 融汇贯通...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坐落      松弛     搬师回朝      融汇贯通

B.夜宵      端详     鸠占雀巢      眼花瞭乱

C.暮霭      晋升     莫衷一是      百战不殆

D.绝窍      签署     崭露头角      关怀倍至

 

C 【解析】A.“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  B.“鸠占鹊雀”应为“鸠占鹊巢” “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D. “绝窍”应为“诀窍”“关怀倍至”应为“关怀备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微笑缺失的时代’”。

请以“记录微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 (22分)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F·佩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我没有他那样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颗冥王星放人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选自《美文精粹》2009年第6期)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具体表现。(4分)

答:                                                                  

                                                                       

2.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3. 第6自然段划横线的“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6分)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2)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3)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大弦嘈嘈如急雨,                 。(《琵琶行》)

(5)                  ,蓝天日暖玉生烟。(《锦瑟》)

(6)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7)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8)穷且益坚,                。         (《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两首诗中所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3分)

答:                                                  

(2)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3)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4分)

答: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19分)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释:公元1374年,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

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

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

三篇文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我皇帝定鼎于兹                 逮:等到

    B.声教所暨,罔间朔南               间:间隔

    C.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         极:尽头

    D.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             宵旰:勤于政务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明太祖朱元璋登阅江楼可能看到的景象的一组是(    )

①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②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③风日清美,法驾幸临

    ④城池之高深,关阢之严固

    ⑤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

    ⑥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金陵为帝王之州,只有真正一统天下的皇帝才能配得上这里的王气。

    B.作者认为,修建阅江楼不只是用来欣赏长江美景的,更重要的是让皇帝在这里兴发治国感想的。

    C.作者用临春阁、结绮阁、齐云楼、落星楼华美高大的楼阁转瞬之间引发人的无穷感慨的例子,讽谏朱元璋不可贪图享乐,要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

    D.作者认为,六朝时国家以长江为天然屏障,所以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4分)

译文:                                                                        

(2)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3分)

译文:                                                                   

(3)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