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续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

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续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①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条攀蹬的阶梯,使陷入泥潭的人重新走进生命的范围。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北京时间12月22日3时(欧洲中部时间21日20时),国际足联2009年度颁奖大典在苏黎世歌剧院举行,梅西毫无悬念地当选“世界足球先生”,成为该奖项创立19年来来首位获奖的阿根廷人,也完成了2009年俱乐部与个人荣誉超级大满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马寅初
堂堂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的讲话这样开头:“兄弟今年七十三岁……”其后他大讲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冷水浴的乐趣,甚至在火车上也必弄桶凉水来冲洗。“凉水一激,汗毛孔里的泥垢就出来了”。
这是北大老校友回忆当年初入北大,听马校长讲话时的情形,他们的感觉是“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情和不加修饰的真率”。而他们看见马校长,第一个印象是,“身体特别棒,当时他年已古稀,虽然鹤发稀疏,却有红润的童颜。他仍常常在假日到西山去爬山,还常年坚持洗冷水澡,在北京冬天那寒风刺骨的河岸上,老人家光着身子往冷水里跳”。
马寅初的儿子马本寅告诉记者,父亲1961年以近八十高龄回故乡嵊县视察,由于洗冷水澡而患上肺炎,才终于改掉了这一习惯。
此前,北大开大会批判马寅初,会议开始了很久,他不来。派人去“请”来了,他搬张椅子坐在台前泰然自若。台下有人开始喊口号,他很镇静地说:“我这个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多冷的天都不怕。现在天气并不冷,给我洗热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
马校长搬张椅子坐在台上讲桌旁的场景,北大师生并不陌生。遇有领导人或文化名流来校讲演,他常常这样,以便随时和主讲人交流。一次,国家体委某副主任来北大讲话,按常理,马寅初不用陪同,可他不但往讲桌旁边一坐,而且不断插话,越说越起劲,最后干脆喧宾夺主地批评起一个人来,说这人不爱体育锻炼,身体很差,这样重要的会他竟然不来听讲。
被批评的是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有当时在场的学生回忆,马校长这番背后的“人身攻击”让大家哑然失笑,“眼前浮现翦教授那清瘦、文弱的身影,再看看马校长壮硕的姿容,也真感到马校长的话有点道理”。
当年,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国各地的报纸都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坚决不写检讨文章,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南园住所,“圆圆一张脸像弥陀”。所以董桥曾撰文,让今人“学学马寅初的硬朗”。
这种硬朗,在北大学生的回忆中:“马校长这块硬骨头实在难啃,让他屈服,没门儿;逼他自杀,妄想!”
1958年前后屡遭点名批判期间,马寅初曾说:“我总想以行动来教育学生,我总希望北大的一万零四百名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
1960年1月,在“马寅初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的口号声中,这位不妥协的学者终于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搬离燕南园,回到东总布胡同的旧宅。不久,他又被免去全国人大常委的职务,不能再公开发表文章。从此,马寅初在政治舞台和学术舞台上消失了。
马本寅告诉笔者,那个时候,家里很冷清,很少有人来拜访。但在如此境况中,马寅初根据大量的农村实际调查,写出一百万字的《农书》。他坚信“这部书现在虽然不能出版,但不等于永远不能出版”。孰料“文革”开始,马寅初不得不痛下“与其让别人烧,不如自己烧”的决心,整整一藤箱、几十卷的《农书》手稿,在作者亲手点燃的火中灰飞烟灭。
马寅初的硬朗由来已久。1927年北大校庆时,他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已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研究者称,马寅初在20世纪50年代“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与“北大之精神”相符合。
有一本关于北大校长的书,写马寅初那篇,标题是――为真理而死,壮哉!为真理而生,难矣!
1.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热水澡”指的是建国后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改造过程,马寅初泰然自若地应对,表现了他对这场运动的嘲讽,以及面对打击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B.有研究者评价马校长是“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与他本人倡导的“北大之精神”相符合。这种评价是不准确的。

C.“为真理而生,难矣!”是对生活在特定时代的马寅初的客观评价,也是对马校长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现在的北大精神仍需要“为真理而生”。

D.文革之初,马寅初亲手将一百多万字的《农书》烧毁,是他对社会现实妥协的体现。

E.作者截取了文革前后马校长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来描述他的形象,介绍他的精神,正遵循了“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的文学创作原则,将文学性和历史性巧妙地结合。
2.根据文章分析马校长的人物形象。(6分)
3.文章中作者记述马校长时却写到了他对翦伯赞教授的批评,你对文章这样安排的看法是什么?(6分)
4.在北大原来大讲堂的东墙上,曾经写着这样的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是“集思广益”得到的北大精神。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大百年校庆时题了八个大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马寅初校长也谈到北大精神。北大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圣洁的文化殿堂。请结合文本与实际,谈谈你对“北大精神”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病牛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宋代著名爱国英雄,致力抗金报国。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风格沉雄劲健。
(1)诗中“牛”的形象有什么特点?(5分)
(2)作者通过“病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用木板渡过一个人来)。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①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战事警报)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明史·陶鲁传》)
注:①参伍:错综比较,加以验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缮甲兵缮:修补,整治

C.寻以破贼功寻:不久

D.倚之如长城倚:倚重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①乃筑堡砦②以孤城捍贼冲③建郭掘壕④为亭其中
⑤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⑥潜师出城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是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军事,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2)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到林中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我问:“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