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海啸,大海的“呼吸” 向池塘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海啸,大海的“呼吸”

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陷,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

到目前为止,引起海啸最常见的原因是海底地震。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当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边缘相互卡住时,就会慢慢积聚能量。当两个板块互相分开后,由于能量突然释放就会造成海底断裂,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海底地壳的强烈运动搅动了海水,使海面上涌起巨大的波浪,海啸也就诞生了。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巨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

在广阔的海洋里,海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几乎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但是当你从飞机的舷窗向下望去时,你根本就不可能把海啸和海风引起的海浪区分开来。这是因为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尽管波动速度很快,但波高却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几米,且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轮船上的旅客很害怕海啸经过,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地摇晃。因为海啸的波浪动量很大,所以海啸在穿过很长的距离后损失的能量相对来说就很小。1960年发生在智利海岸线上的地震引起的海啸,在花了22小时穿过了16000千米的距离到达日本海岸后,“雄风不减”的巨浪仍然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海啸即将袭来时,大海先来一次“深呼吸”,海水迅速退落,数十分钟之后,海水又骤然上涨。当海啸抵达海岸的时候,由于那里海底比较浅,海啸的速度被迫减慢,同时海浪像手风琴一样折叠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水墙”,可以达到几十米高。最后,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海滩,猛扑陆地,涌入城市。

当海啸形成之后就没有办法阻止它移动了,但是仍然可以想办法减少其造成的损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年成立了国际海啸情报中心(这个机构着重关注环太平洋国家),日本政府投资了数十亿日元修建海啸防御工程(例如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日本和美国都有海啸报警系统。在日本和美国,海啸报警系统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准确,常常会发出错误的警告,因为并不是每次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在其上路过的轻微的海啸。日本和美国都相继在其海岸线下沿着电境线放置了一系列海底压力传感器,当这些传感器检测到海啸时,安放在旁边的浮标就会通过卫星将信号传刭海岸上。

尽管日本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啸预警系统,但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研究员王功辉博士表示,此次日本虽然发出了海啸预警,很多陆上的人并不知道海啸从哪里来,不知道往什么方向跑。在海啸面前,日本仍然蒙受大难。

(选自《大自然探索》,撰文:杨燃等,略有改动。)

1.下列句子对“大海的‘呼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海的“呼吸”可以远达千万里之外,如1960年发生的那场巨大海啸。

B.大海的“呼吸”是指海啸即将袭来时,海岸边的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海底。

C.不是每次海底地震都会引发大海的“呼吸”,但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一定会引发大海的“呼吸”。

D.有时,大海的“呼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

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海啸形成之后就没有办法阻止它移动了,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海啸报警系统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B.几乎是喷气式飞机速度的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它的波高一般只有几米,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

C.海啸即将袭来时,海水会从海岸线迅速退落,波浪也变得不规则。

D.因为地震检波仪常常发出错误的警告,所以日本和美国的海埔报警系统被换成了海底压力传感器。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啸生成时,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和靠近海岸的船只应该快速驶向大海,离岸越远,安全系数就越大。

B.海啸袭来时,跑到高处和原地躲避是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对抗海啸的两个办法。

C.海底地震都发生在消亡地带,因为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

D.如果日本能准确预报海啸,那么这次海啸将不可能发生。

 

1.C 2.D 3.A 【解析】 1.(原文是“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 2.(海啸报警系统包括地震检波仪和海底压力传感器等,它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原文是“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装置”不等于“系统”) 3.(根据“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的摇晃”和“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可知A项正确。B项,有的同学可能根据“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这一句而选择B项,但对于大海啸来说,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你只能尽力跑到安全的地方,“原地躲避”错。C项,原文为“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所以C项错。D项,海啸生成之后,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和削弱它了,有报警系统,只能减少损失,并不能说“海啸将不可能发生”,所以D项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美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坏事,但是很多学生报考美术专业的原因,就是可以降低文化课分数在起作用,这样对美术人才的培养并不好。

B.温总理在谈及“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时指出,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C.10年前,一部《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创了网络写作平民化,10年后,网络文学已经在“类型化”进程中细分读者。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缺乏经验,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可能出现一些毛病,但不能采取因噎废食的态度,只要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经过整顿是可以搞好的。

B.香港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人们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萍水相逢的浪漫感觉。

C.这次语文公开课上,同学们交头接耳,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D.他俩在球场上配合默契,学习上你追我赶,生活中举案齐眉,比亲兄弟还亲,令同学们羡慕不已。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土墩兴高彩烈症结浑浑噩噩

B.咀嚼迷离恍惚泻漏胆战心惊

C.僵硬嬉皮笑脸啰嗦万劫不复

D.窥视甜言密语消磨荒诞无稽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蹩(bié)进拗(ǎo)断汲(jí)水冠(guān)冕堂皇

B.玄(xián)色搭讪(shàn)惊骇(hài)放诞(dàn)无礼

C.脊(jí)背打烊(yàng)惫(bèi)懒屏(bǐng)去左右

D.庠(xiáng)序拎(līng)包央浼(měi)泾(jìng)渭分明

 

查看答案

作 文  (60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受地震和海啸的袭击。福岛核电站受损,核物质泄露。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未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起日本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质疑和不满。

2011年4月14日,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于海南三亚。尽管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但协商与沟通,是促进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必然。

其实,现实生活中,沟通无处不在: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同学之间,邻里之间,都少不得沟通。沟通不仅在语言和行动上,更在情感和心灵里。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结构有条理,语言有文采。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