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秋,会于阳谷,谋伐楚也。

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莅盟。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年、四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子友如齐莅盟                      如:前往

B.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                  囿:园林

C.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以:因为

D.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之:的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齐侯攻打其他国家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                  ②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③尔贡包茅不入                        ④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⑤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⑥昭王南征而不复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国想通过讨伐郑国来要挟,让郑国忘恩负义,但是孔叔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不让郑伯和楚国讲和。

B.楚国的第一个使者承认没有按时给周王送贡品的罪过,但也不明白昭王的死和楚国是否有关系。

C.齐桓公讨伐蔡国,表面上是他和蔡姬夫妻之间事情的一个了断,实际上是以伐蔡为名向楚国炫示武力,一举服楚。

D.楚成王先派无名使者、后遣大夫屈完探诸侯之师的虚实,面对管仲和齐桓公的软硬兼施,使者不卑不亢,见机行事,避免了战争发生。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C 2.D 3.B 4.(1) 您居住在北方,我居住在北海,即使是牛马相诱也不能相及,没想到您进入我的土地来,什么原因呢?(采分点   处:居住    唯:即使    及:到    虞:想到   涉:进入  各1分,句意1分) (2)齐侯排列(摆开)诸侯的军队,和屈完登高(登上车)观看。(采分点   陈:排列(摆开)  师:军队    乘:登高(登上车)    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1.以:率领 2.①无雨的天气情况  ④召康公对齐国的始建者说的话  ⑤屈完分析如何让诸侯国服从的情况 3.使者也申明昭王之死与楚国无关 4.略 参考译文 (僖公)三年的春天,没有下雨。夏天六月份,下雨。从十月不下雨到五月,不说是旱,不成为灾害。 秋天, 在阳谷会盟,商量讨伐楚国。 齐桓公因为阳谷的盟会派人到鲁国来寻求参与会盟。冬天,鲁国的公子季友前往齐国到场参与盟约。 楚国人讨伐郑国,郑伯想讲和。孔叔不同意,说:“齐国刚刚帮助我国,忘记恩德不吉利。” 齐桓公和蔡姬在园林坐船,(蔡姬)来回摇动齐桓公。齐桓公害怕,变了脸色,(齐桓)公禁止她,(她)不肯停下来。齐桓公愤怒,把蔡姬遣回娘家,没有断绝夫妻关系。蔡穆侯把妹妹又嫁给了别人。 (僖公)四年的春天,齐侯率领诸侯国的军队不设钟鼓地进犯蔡国。蔡国的军队四处逃散,于是讨伐楚国。 楚成王派人干涉诸侯的军队说:“您居住在北方,我居住在即使是牛马相诱也不能相及,没想到您进入我的土地来,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齐国的始建者齐太公吕尚说:‘各位诸侯,你有实实在在的权力讨伐他们,来在左右辅佐周王室。’赐给我们齐国的始建者领土:东边到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向周王朝进贡的包扎成束的菁茅草没有送来,周王祭祀天地社稷宗庙等活动供应不上,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我质问这一点。周昭王南征却没有返回,我的国君质问这一点。”回答说:“贡品没有送到,是我的国君的罪过,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没有返回,你就到汉水的岸边去问吧!”军队前进,驻留在陉山。 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前往军队。军队后退,驻留在召陵。齐侯排列诸侯的军队,和屈完登高(车)观看。齐侯说:“(诸侯会师)难道是为了我吗?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和我一样爱好相互友善怎么样?”回答说:“您为我国向土神和谷神求福,接纳我的君王,是我的国君的愿望。”齐侯说:“凭借这样的众人作战,谁能抵御他?凭借这一点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池不能攻破?”回答说:“您如果用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如果用武力,楚国的方城作为城池,汉水作为护城河,(您的军队)即使人多,没有用武之地。” 屈完和诸侯国建立盟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因崇山峻岭与中原隔绝,因此孕育了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人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这在青铜文化中就反映出来了。

滇国的青铜器,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管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还是装饰品,滇国人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在中原地区,青铜器多只限于兵器、礼器和乐器。滇国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很少有艺术的夸张和神秘色彩,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都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滇国特有的青铜器——贮贝器,里面往往盛放贝壳。这种青铜器在我国其他地区都极为罕见。器内贮藏的贝壳,属“环纹货贝”,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使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就是滇人象征拥有财富的特有习俗。

与中原的国之重器——鼎相对应,滇国也有自己的国之重器——铜鼓。滇国铜鼓制作精美,纹饰繁缛:鼓面有太阳纹、晕圈;鼓身分为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往往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铜鼓原本是权力的象征,是原始部落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在滇人的宗教信仰中,他们认为凡人可以通过击鼓与神灵沟通。因此,他们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鼓。此外,铜鼓还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传信集众、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同时,铜鼓又是滇国贵族的重要乐器。

滇国人在制造青铜器时,已经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而且知道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配合比例,并知道用分范合铸的办法塑造人物、动物及壮观的场面,制范工艺及浇铸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图腾崇拜在滇文化中表现得非常强烈。图腾通常被视为吉祥物、灵物和氏族标志,是灵物崇拜的一种;而图腾神则被视为保护神,他们既是氏族、部族甚至民族的始祖,又是某种地位很高的自然神。它是多神崇拜中的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混合产物。各个部族、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以保佑安康、兴旺、发展和威慑邪恶。

中原人崇拜龙,契丹人崇拜狼,滇人则崇拜蛇,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认为自己是蛇的子孙,并因此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从蛇图腾的超人的神力(如祭祀仪式所表现的)到震慑力(如青铜兵器反映的蛇头纹钺、蛇形剑鞘),一直到生产、生活中的蛇头纹叉和名目繁多的扣饰,以及蛇文身。他们视蛇为保护神,相信蛇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能驱赶邪恶和疾病。

璀璨的滇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造。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尘埃中沉睡了两千多年。今天,抹去尘埃的它再次发出夺目的光芒,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摘自《百科知识》)

1.本文认为滇文化是独特的,下面各项不能体现其独特的一项是(3分).

A.滇国青铜的构思、内容、形式等都与众不同。

B.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这象征着拥有财富。

C.滇人在制造青铜器时,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

D.滇人崇拜蛇,并因此而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

2.下列各项对铜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铜鼓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

B.铜鼓鼓身分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分别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C.人们普遍认为凡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击鼓和神灵交流。

D.滇国人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铜鼓,铜鼓也是他们的重要乐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原传统礼教对滇人不起束缚作用,这在青铜文化中就有所反映。

B.贮贝器为滇国所独有,其中的贝壳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

C.图腾神只被滇人视为保护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

D.滇人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视蛇为保护神,蛇文化在滇人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咏而归。(《论语·侍坐》)
②故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③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神以灵,         。    (《国殇》)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 (《书愤》)
⑥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然后施行,必能           ,有所广益。
(《出师表》)

 

查看答案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别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以下是“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一段话:

   “当一心一意干工作、诚心诚意做好事,却不被人理解,甚至受到讥讽、嘲笑时,我也会生气、难过,甚至有过动摇。但转念一想,当年雷锋做好事,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实际上,只要你做的事对社会有益,最终一定会赢得理解,赢得支持!”

   “雷锋传人”郭明义的“转念一想”令人深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富强的大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