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新闻短评,概括出作者的两个观点,每点不超过20字。 如果我们的文化...

 阅读下面一段新闻短评,概括出作者的两个观点,每点不超过20字。

如果我们的文化传承只停留在“有什么”的认知层面,说明真正的民族文化精髓已经流失了,只剩下一些古物被今天的人们挖掘、争抢、利用,搞个“名正言顺”的建筑项目,办个展览,陈列一番,美其名曰振兴旅游业。一个注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发展到广晒已有的珍藏去挣观瞻费,多少显得文化品格在丢失,人文精神在堕落。

     文物出土之后会怎样呢?显然,依托着文物让经济再上新台阶是“开发”的动力。前一天刚刚是“曹操墓珍宝出土:口含稀世明珠价值超千万”,明天就可能有人质疑“‘曹操口含翡翠价值千万’消息不实”;一幕幕闹剧纷纷上演,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乱人耳目而已。其实,这正是商业逻辑压倒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文物搭台,经济唱戏,一切为了GDP。可惜的是人们手中攥了点挖来的、骗来的、炒来的钞票,却听任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不断流失,经济效益不能持续发展。

观点: ①□□□□□□□□□□□□□□□□□□□□

②□□□□□□□□□□□□□□□□□□□□

 

 ①文化传承不是只挖祖宗的遗产(或“文化传承不能只停留在“有什么”的认知层面)。 ②出土文物不应成为推动经济的动力(或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丧失人文精神)。 (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5分,每点必须指明“什么事物”、“应当怎样或不应当怎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现在的古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宁静淡远,但又因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情。湘西的古村落依山而建,                                           

整个村落与周围的群山碧水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①建筑物沿山坡依次向上排列,错落有致    ②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

③或者缘水而建                          ④有拾级而上的村道,富有特色的马头墙

⑤村内有众多的小桥以及临河的吊脚楼     ⑥民居随地形高低起伏

A. ③⑤②④⑥①     B. ⑥①④⑤③②     C. ①④⑥③②⑤     D. ②⑤③⑥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加快天然气的价格水平,提高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B.据搜房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看,目前,北京打折促销的项目已达到75个,折扣力度也从9.9折、9.8折扩大到9折。

C.入选“2010年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的大学生们,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将安排他们到相关的企业参加实习。

D.“网络问政”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政府随时接受舆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参政议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学者称:任何主讲人都挽救不了“百家讲坛”的命运,这个影响巨大的节目在进入风雨飘摇期的同时,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B.数千年的世界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的原因——掠夺资源,从未改变过,因为资源是第一位的,所以战争似乎就必不可少了,甚至一次次演化到穷兵黩武的地步。

C.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疲于奔命,再加上人口失控,嗷嗷待哺的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D.张居正作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柄政十年 ,励精图治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使危机四伏的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的局面。

 

查看答案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任继愈:一部大书与一座图书馆(节选)

余  玮

1964年,任继愈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他没想到,在这里一呆便是20余年,直到1987年调至北京国家图书馆任馆长,且一辈子的研究主要与哲学挂勾。这位中国尚存不多的“国宝”级哲学大师还出任了社科院宗教所的名誉所长。

建国不久,任继愈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积极地献身到工作当中,在自己的领域中大展身手。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北大教授,他对此非常满意。没想到,在1957年一个有关哲学史定义的会议上,他的发言被一些专门打棍子的“学霸”批判为修正主义。当时,他并没有真正将此事放在心上,也没有想到无论对他还是对于整个民族来说,这只是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前兆或序幕。

接受采访时,任继愈说:“毛泽东对宗教问题始终是注意的,这一点我原来没有领会,和他交往几次,体会比较深。比如,我过去写过的一些有关佛教史研究的文章,毛泽东都看过。”1959年10月13日深夜,毛泽东忽然把任继愈找去,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书我都看过,接着说:“我们过去都是搞无神论,搞革命的,没有顾得上宗教这个问题,宗教问题很重要,要开展研究。”随即又问他,北大有没有人研究宗教?任继愈说除他搞佛教研究外,还没有人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毛又问,道教有没有人研究,福音书(指基督教)有没有人研究?任答,基督教也没有人专门研究。毛又问,你们哲学系有多少人?任答,师生加起来有500人。于是毛说,500人一个系怎么能没有人研究宗教呢?于是,毛泽东评价任继愈是“凤毛麟角”。

1963年冬天,周恩来访问非洲14国前,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建议加强研究外国的工作,筹备建立一些研究所,还成立了以廖承志为组长的“国际研究指导小组”。在这个报告上,毛泽东于1963年12月31日作了批示,说这个报告很好,但唯独没有宗教研究,对世界三大宗教,我们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刊物,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和世界史。因为有了这个批示,任继愈于1964年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但不久“文革”开始,任继愈经过几番波折后被送往河南信阳干校接受“教育”。

在干校期间,任继愈显得十分“乖巧”,早上出去参加劳动,晚上回家睡觉,成天很少说话。任继愈为人十分和善,很少有人为难他,但由于在那里光线太暗与劳动过度,他的右眼患了严重的眼疾,左眼视力也受到损害。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经历得太多太多,他自己也懒得花时间去梳理那些点点滴滴的“不愉快”。医生嘱咐他为了保持目力,夜间不能看书和写字。

“文革”后,任继愈从河南回到了北京,世界宗教研究所逐渐恢复原有的建制。上世纪80年代,他重新提出了“儒教说”,并在他主持的世界宗教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一个儒教室。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思想界都公认“中国无宗教”时,任继愈挺身而出,试图打破这一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他认为,中国的儒教就是宗教,而教主就是孔子。任继愈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他的这个观点。从1980年《从儒家到儒教》,1982年的《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儒家个性与宗教共性》《儒教是人伦日用的神学》到1984年的《佛教向儒教靠拢》,1986年的《重视儒教的研究》再到1988年的《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他在学术著作上,详细地阐述了“儒教是宗教”的观点。他从儒教的发展与演变、个性与共性、历史与现实等各个方面,透辟地分析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宗教性特质。他在文章《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中写道:“儒教作为完整形态的宗教,应当从北宋算起,朱熹把它完善化。多年来人们习惯地称为理学或道学的这种体系,我称之为儒教。”同时他认为,宗教之所以是宗教,有它的本质部分和外壳部分,本质是信仰与追求,外壳是信奉对象、诵读经典的组织形式。儒家作为中国的传统宗教,其本质部分就是提倡禁欲、重“忠孝”、尊“三纲”,这既是宗教思想,也是政治思想,它比较适应大一统国家的生存要求。而其外壳部分则是,它信奉“天地君亲师”,这符合宗教外壳的组织形式。对于一个宗教的认定,重要的是信仰的本质,而不在于形式。

任继愈的“儒教就是宗教”的学说,在学术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并由此引发了近20年的哲学大讨论。这个论点已经慢慢被人认同,而这种认同感,直接又与华人的自我文化价值认同紧密相连。

目前,在学界,公认任继愈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并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各阶层。他力图把中国佛教思想纳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并认为,道教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决不下于佛教。在他的思想意识当中,始终认为思想文化的研究也要从国情出发,而“多民族统一大国”则永远是中国的国情。当然,他仍然坚信人类走到某一天,有可能便会进入“大同社会”。国家组织消亡,而宗教与哲学依然存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学术研究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然而任继愈先生却始终保持了对学术研究的积极态度,并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作为。

B.建国后,我国的宗教学研究处于落后状态,毛泽东同志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做了具体的指示,于是任继愈开始进行对佛教的研究工作。

C.任继愈先生提出的“儒教是中国的宗教”理论不同于当时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但经过几十年的论证,这一观点渐渐得到认同。

D.任继愈认为佛教和道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并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各阶层,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亚于儒教。

E.本文通过对任继愈先生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这位“国宝”级哲学大师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2)文章三、四自然段两次写到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宗教学研究的指示,这在文章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3)在大多数国家的思想界公认“中国无宗教”时,任继愈却认为,中国的儒教就是宗教,而教主就是孔子。任先生这样说的依据有哪些?请分条作答。

答:                                                                        

                                                                             

(4)文革期间,任继愈显得十分“乖巧”,成天很少说话。80年代,他却提出“儒教说”试图打破思想界公认的“中国无宗教”学说。对于这位哲学大师自己的人生哲学,你有何评价,请结合文章简要论述。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每句1分,共6分)

(1)①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鱼我所欲也》孟子)

③窈窕淑女,                    。                 (《诗经·周南·关雎》)

                    ,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⑤亦余心之所善兮,                    。                  (《离骚》屈原)

⑥寄蜉蝣于天地,                      。               (《赤壁赋》苏轼)

(2)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泰伯》)

②所以动心忍性,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秦风·蒹葭》)

⑤譬如朝露,                    。                     (《短歌行》曹操)                        

                  ,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陶渊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