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某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取平均值=8.667 m/s2;

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方法B中有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选填“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试举出两条)。 

 

x1、x6(或37.5 mm、193.5 mm) x1、x2、x3、x4、x5、x6(或37.5 mm、69.0 mm、100.5 mm、131.5 mm、163.0 mm、193.5 mm) B 偶然 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 【解析】方法A的实质: 方法B的实质: 故方法A中2个数据起作用,方法B中6个数据起作用,则选择方法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4 s和第2个 4 s 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24 m和64 m,则质点在第1个4 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 m/s2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BC,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B. 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C. 子弹从AB所用的时间为

D. 子弹从AB所用的时间为

 

查看答案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查看答案

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

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1

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21

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

 

查看答案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 2.0 s    B. 0.30 s    C. 0.10 s    D. 0.04 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