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
时间t(s)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
速度(m/s) |
0.12 |
0.19 |
0.23 |
0.26 |
0.28. |
0.29 |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
-
图像。
(3)请根据
-
图象说明阻力的变化规律,并简要阐述理由。
图甲中游标卡尺测长度时,可以准确到 ▲ mm,读数为 ▲ m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 mm

如图所示,空间的虚线框内有匀强电场,
′、
′、
′是该电场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均为0.5 cm,其中
′为零势能面。一个质量为
,带电量为+
的粒子沿从
′方向以初动能
自图中的
点进入电场,刚好从
′点离开电场。已知
′=2 cm。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粒子通过等势面
′时的动能是l.25![]()
B.该粒子到达
′点时的动能是2![]()
C.该粒子在
点时的电势能是![]()
D.该粒子到达
′点时韵电势能是-0.5![]()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
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
、
、
和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
、
为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分别被两根绝缘细绳系在木盒内的一竖直线上。静止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细绳对
的拉力为
,若将系
的细绳断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仍为![]()
B.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
C.细绳刚断开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
-![]()
D.在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木盒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
质量为
的物体从地面上方
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
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
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