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0,-1),(0,1),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

.
(1)求点M轨迹C的方程;
(2)若过点D(2,0)的直线l与(1)中的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D、F(E在D、F之间),试求△ODE与△ODF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O为坐标原点).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P-ABCD是正四棱锥,ABCD-A
1B
1C
1D
1是正方体,其中AB=2,PA=

.
(1)求证:PA⊥B
1D
1;
(2)求平面PAD与平面BDD
1B
1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
从某高校新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测得身高情况(单位:cm)并根据身高评定其发育标准如右表所示:
(Ⅰ)请在频率分布表中的①、②位置上填上相应的数据,估计该批新生中发育正常或较好的概率;
(Ⅱ)按身高分层抽样,现已抽取20人准备参加世博会志愿者活动,其中有3名学生担任迎宾工作,记“这3名学生中身高低于170cm的人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期望.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评定类型 |
[160,165) | 5 | 0.05 | 发育不良 |
[165,170) | ① | 0.200 | 发育一般 |
[170,175) | 35 | ② | 发育正常 |
[175,180) | 30 | 0.300 | 发育较好 |
[180,185) | 10 | 0.100 | 发育超常 |
合计 | 100 | 1.00 | |
查看答案
在锐角△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向量

=(2b-c,cosC),

=(a,cosA),且

∥

,
(Ⅰ)求角A的大小;
(Ⅱ)求cosB+cosC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
已知数列{a
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a
1+1,a
3+1,a
7+1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令

,记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求证:

.
查看答案
(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
A(不等式选做题)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x-3|-|x-4|<a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B(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圆O的割线PBA过圆心O,弦CD交AB于点E,且△COE~△PDE,PB=OA=2,则PE的长等于
;
C(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圆ρ=2COSθ的圆心到直线

(t为参数)的距离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