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数学试题 >

如图,已知平面A1B1C1平行于三棱锥V-ABC的底面ABC,等边△AB1C所在...

如图,已知平面A1B1C1平行于三棱锥V-ABC的底面ABC,等边△AB1C所在的平面与底面ABC垂直,且∠ACB=90°,设AC=2a,BC=a
(1)求证直线B1C1是异面直线AB1与A1C1的公垂线;
(2)求点A到平面VBC的距离;
(3)求二面角A-VB-C的大小.

manfen5.com 满分网
(I)由题意及面面垂直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直线与直线垂直得到线面垂直,在利用公垂线的定义即可得证; (II)解法1:有(1)可知BC⊥平面AB1C,且△AB1C为正三角形,利用这些就可判断出线段AD的长即为点A到平面VBC的距离; 解法2:此问还可以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可以进行顶点轮换法求出; (III)利用三垂线定理,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利用三角形解除二面角的大小. 【解析】 (Ⅰ)证明:∵平面A1B1C1∥平面ABC, ∴B1C1∥BC,B1C1∥BC∵BC⊥AC∴B1C1⊥A1C1 又∵平面AB1C⊥平面ABC,平面AB1C∩平面ABC=AC, ∴BC⊥平面AB1C, ∴BC⊥AB1 ∴B1C1⊥AB1, 又∵B1C1∥BC,B1C1∥BC,且BC⊥AC∴B1C1⊥A1C1, ∴B1C1为AB1与A1C1的公垂线. (Ⅱ)解法1:过A作AD⊥B1C于D, ∵△AB1C为正三角形, ∴D为B1C的中点. ∵BC⊥平面AB1C ∴BC⊥AD, 又B1C∩BC=C, ∴AD⊥平面VBC, ∴线段AD的长即为点A到平面VBC的距离. 在正△AB1C中,l. ∴点A到平面VBC的距离为. 解法2:取AC中点O连接B1O,则B1O⊥平面ABC,且B1O=. 由(Ⅰ)知BC⊥B1C,设A到平面VBC的距离为x, ∴, 即, 解得. 即A到平面VBC的距离为. 则==. 所以,A到平面VBC的距离为. (III)过D点作DH⊥VB于H,连AH,由三重线定理知AH⊥VB ∴∠AHD是二面角A-VB-C的平面角. 在Rt△AHD中, . ∴. ∴. 所以,二面角A-VB-C的大小为arcta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设函数f(x)=ax-(a+1)ln(x+1),其中a≥-1,求f(x)的单调区间.
查看答案
已知函数f(x)=Asin2(ωx+φ)(A>0,ω>0,0<φ<manfen5.com 满分网),且y=f(x)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并过点(1,2).
(Ⅰ)求ϕ;
(Ⅱ)计算f(1)+f(2)+…+f(2008).
查看答案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有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①将函数y=|x+1|的图象按向量y=(-1,0)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
②圆x2+y2+4x-2y+1=0与直线y=manfen5.com 满分网相交,所得弦长为2.
③若sin(α+β)=manfen5.com 满分网,sin(α-β)=manfen5.com 满分网,则tanαcotβ=5.
④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P为底面ABCD内一动点,P到平面AA1D1D的距离与到直线CC1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是A1C1的中点,则直线AD与平面B1D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已知抛物线y2=4x,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y12+y22的最小值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