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差别是 A.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不同 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差别是

A.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不同

B.着丝点的分裂时期和移动原因不同

C.纺锤体形成和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

D.染色单体产生的时期和方式不同

 

C 【解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2、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 A、DNA 复制方式均为半保留复制,蛋白质合成的方式均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盘旋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错误; B、着丝点的分裂时期均是有丝分裂后期,移动原因均是因为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 C、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是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细胞质分裂的方式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两个子细胞,C正确; D、染色单体产生的时期均是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产生方式均是由于DNA分子复制,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只是变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B.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中的核酸种类,而会改变蛋白质种类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其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下列相关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A.解离液是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2:1的比例混合而成

B.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是压片不充分所致,与解离时间无关

C.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若用拇指直接按压,细胞分散开效果会更好

D.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

 

查看答案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与呼吸速率相

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小时)

A

1

3

11

55

B

3

9

30

15

 

 

A.B植物相比,A植物更适于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

B.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B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制造的葡萄糖的差值为15mg/100cm2小时

D.若其它条件不变,在2小时内先给予1小时9klx强度的光照,再给1小时的黑暗,则B植物的干重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他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全部用于暗反应

B.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约是自身呼吸所消耗有机物的二倍

C.如果白天光照强度一直为c,该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D.如果白天光照强度一直为d,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需从周围吸收8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图一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释放量。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运动和枝叶摆动而移动,图二表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中c点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一定等于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B.图一中b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量相等

C.图二中虚线和实线构成的两个面积不相等

D.图二中虚线两次下降的原因不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