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密...

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的过程。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因为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色染料。

 

增加乳酸菌含量(以缩短制作时间) 无氧呼吸 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 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 温度、食用盐、腌制时间等 比色法 玫瑰红 【解析】 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1)在坛中加入红酸汤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含量以缩短制作时间。乳酸发酵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会逐渐停止,其原因是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 (3)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等。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我国苏北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原理。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_______。沼气池中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成分。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环境污染,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寻找可替代的清洁新型能源。芒草为C4植物,具有光合效率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以及纤维素含量丰富等特点,从而被选为最具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下图为利用芒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

1)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过程①所用的种子需要无菌处理,方法有_________

A75%酒精处理   B5%的次氯酸钠处理   C.无菌水冲洗   D.高温煮沸消毒

2)过程②、过程③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分析可知诱导芒草形成愈伤组织最佳的激素配比浓度为_________。该过程在MA+3%蔗糖+07%琼脂为基本培养基、25度左右的_________条件下无菌培养,基本培养基加入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_

处理

激素浓度mg/L

愈伤组织诱导率%

24-D

6-BA

1

3

0

521±22

2

5

0

552±21

3

3

01

424±19

4

5

01

469±20

5

7

01

386±14

6

3

03

437±28

 

3)多倍体植物茎秆粗壮、叶片比较大,在原流程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__这一步操作就可以获得多倍体芒草。

 

查看答案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下图为A型流感病毒PB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部分过程,请回答:

1)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的PB1基因,常采用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限制酶BamH 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在构建PB1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所用的载体质粒上有该酶的一个切点。一个质粒分子经Bam H I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质粒被限制酶Bam H 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_______

3)过程④所用的促融方法是_________,获得的X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

5)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图中的_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

20181月,两只克隆小猴“中中”和“华华”登上国际期刊《细胞》,成了举世瞩目的大明星。这是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它们的诞生意味着以体细胞克隆猴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就此开启。下图是该项技术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选择A猴胚胎期而非成年期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放入培养瓶中的细胞沉降底部后首先会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每一次进行传代培养,应用_________酶处理获得细胞悬液。

2)对B猴使用_________处理,使其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处于__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

3)为获得更多的“中中”“华华”,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

4)“中中”“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以体细胞克隆猴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就此开启,优势之一是同一批克隆猴的遗传背景相同,“中中”“华华”的遗传物质来自于_________

 

查看答案

基因工程中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也可以在高效表达目的基因的生物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_________获得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扩增需要引物,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如图中_________

3)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解开DNA双链的酶是_________。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__。上述两个解链过程的共同点是破坏了DNA双链分子中的_________

4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模板与引物的碱基配对。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_________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

5)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