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 1 全是黄粒玉米,F 1 自交所结果...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 1 全是黄粒玉米,F 1 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 2 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由于F 1 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B.F 1 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C.F 1 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 1 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

 

D 【解析】 A、将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A正确; B、F1是杂合子,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的后代,B正确; C、F1黄粒玉米是杂合子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有一定机率结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子粒,C正确;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分离,因而产生了白色子粒性状,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1∶2∶1和3∶1

C.3∶1、1∶3和3∶1 D.1∶3、1∶2∶1和1∶3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

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如图所示为某一单瓣花(Aa)变异个体,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该个体产生的含有A基因的雄配子不可育,其他类型的配子均可育。若该个体自交,F1中单瓣花与重单瓣花的性状分离比为(   

A.10 B.11 C.21 D.31

 

查看答案

某科学家发现了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将其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中两性均为红眼。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1∶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

C.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的比例为3/8

D.F2代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16

 

查看答案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毛色表现型与基因的关系为:A(黄色)、a1(灰色)、a2(黑色),显隐性关系为Aa1a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黄色鼠与任意毛色异性鼠杂交,子代至少会出现两种表现型

B.任意两只黄色鼠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都为21

C.无论何种亲本组合方式,子代都不会同时出现三种表现型

D.该自然鼠群的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物种的进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