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果蝇的眼色与翅形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将一只紫眼卷翅果蝇与一只红眼...

果蝇的眼色与翅形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将一只紫眼卷翅果蝇与一只红眼正常翅果蝇杂交,F1为红眼卷翅:红眼正常翅=1:1,让F1红眼卷翅果蝇相互杂交,得到的F2中红眼卷翅:紫眼卷翅:红眼正常翅:紫眼正常翅=6:2:3:1。回答下列问题:

1)眼色性状中,紫眼为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翅形性状中,卷翅为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F2的结果没有表现出典型的9:3:3:1,而是6:2:3:1,合理的解释是____

3)某同学利用F2的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多对紫眼正常翅与红眼卷翅果蝇进行一代杂交,分别统计每对果蝇的子代。同学甲认为,该方案能验证(2)题中解释是否正确;同学乙认为,该方案还可独立判断紫眼与红眼的显隐性关系。请对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 显性 卷翅显性纯合致死 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都正确。若每对果蝇的子代都会出现卷翅:正常翅=1:1,表明F2中卷翅都为杂合子,没有显性纯合子,即证明卷翅显性纯合致死;若部分杂交组合的子代中都是红眼,则可判断红眼为显性。 【解析】 设果蝇的眼色由A、a基因控制,翅形由B、b基因控制,由题干可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将一只紫眼卷翅果蝇与一只红眼正常翅果蝇杂交,F1为红眼卷翅:红眼正常翅=1:1,可推出红眼为显性,让F1红眼卷翅果蝇相互杂交,F2中既有卷翅也有正常翅,可推出卷翅为显性,故亲本紫眼卷翅的基因型为aaBb,红眼正常翅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红眼卷翅基因型为AaBb,由于F2中红眼卷翅:紫眼卷翅:红眼正常翅:紫眼正常翅=6:2:3:1,与典型的9:3:3:1相比,可推出红眼卷翅中1AABB和2AaBB致死,紫眼卷翅中aaBB致死,即卷翅纯合(BB)致死。 (1)由分析可知,眼色性状中红眼为显性,紫眼为隐性;翅形性状中,卷翅为显性,正常翅为隐性。 (2)由分析可知,F2的结果没有表现出典型的9:3:3:1,而是6:2:3:1,是因为卷翅纯合(BB)致死,导致红眼卷翅中1AABB和2AaBB致死,紫眼卷翅中aaBB致死。 (3)将F2中多对紫眼正常翅与红眼卷翅果蝇进行一代杂交,只考虑翅型时,若每对果蝇的子代都会出现卷翅:正常翅=1:1,可推出F2中卷翅的基因型全为Bb,可进一步证明卷翅显性纯合(BB)致死,即甲的观点正确;只考虑眼色性状时,紫眼与红眼杂交,若部分杂交组合的子代中都是红眼,则可判断红眼为显性,即乙的观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度干扰假说”认为,在中等强度干扰(如人工间伐、地面火等)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防护林既保留了部分原始植被的特征,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运用“中度干扰假说”能有效保护防护林,也能实现林业、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砍伐适量成年树,有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主要是阳生植物增多,原因是____

2)防护林中随着植被大量生长,枯枝败叶积累,增加了发生自然火灾的可能性。地面火并不一定都是有害无益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来看,可控范围内的适度地面火能烧尽地面的枯枝败叶,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增加了土壤中的____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过度会适得其反,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具有一定限度。研究表明,与自然林相比,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从生态系统的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

内温动物是指通过自身的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人、北极熊等。下图是内温动物的耗氧量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内温动物是人,当环境温度高于t3时,机体主要通过____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来散出热量。若环境温度由t2逐渐向t1转变,耗氧量会增加,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分泌活动增强的缘故,该过程中,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____激素调控。

2)当环境温度在t2-t3范围内,内温动物耗氧量不随环境温度而变化,该温度范围称为热中性区。在室内养殖家畜时,往往将室内温度保持在热中性区,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

3)若内温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长期偏离热中性区,它们在许多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适应。例如: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是____(填增大单位体重产热量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的适应。

 

查看答案

为研究温度的变化对贮藏器官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马铃薯块茎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两组相同的马铃薯块茎,分别置于低温(4℃)和室温(22℃)条件下贮藏10天,发现低温组块茎中淀粉酶含量显著高于室温组。

实验二将马铃薯块茎从20℃移到0℃后,再回到20℃环境中,测定CO2的释放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马铃薯块茎从20℃移到0℃环境中,CO2的释放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

2)当马铃薯块茎重新移回到20℃环境中,与之前20℃环境相比,CO2的释放速率明显升高。综合上述实验,合理的解释是____

3)某小组想重复实验一,但他们在比较两组块茎中淀粉酶含量大小时遇到了困难。若提供淀粉、碘液等试剂,请帮助他们设计出比较两组块茎中淀粉酶含量大小的实验思路_______。(只需写出思路即可,不需预测结果)

 

查看答案

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亲本组合

F1

实验一

甲(紫花♀)×乙(红花♂)

紫花:红花=1:1

实验二

丙(红花♀)×丁(紫花♂)

紫花:红花=1:1

实验三

甲(紫花♀)×丁(紫花♂)

紫花:红花=3:1

 

 

A.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C.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查看答案

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了水稻被利用的多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灰分还田、菌渣还田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精米、糙米、米糠、秸秆等含有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需要人工管理和干预才能维持稳定

D.秸秆、稻壳培养食用菌能被人利用,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