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容易传染的细菌,尤其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很高...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容易传染的细菌,尤其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很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主要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某高校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该菌表面的一种蛋白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可作为________ 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关生理反应。

2)在疫苗的制备过程中,可通过细菌表面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______序列,人工合成该目的基因,再利用_______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的构建,该过程构建的产物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___

4)目的基因进人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该疫苗时,需用_______技术将目的基因导人动物的受精卵中,再利用胚胎工程将受精卵培育成转基因动物,若该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细胞没有分泌出目标蛋白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抗原 脱氧核苷酸 PCR 基因表达载体 标记基因 转化 显微注射 目的基因未进入受体细胞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但不表达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免疫反应的通常是病毒或细菌表面蛋白质,此类蛋白质也被称为抗原。 (2)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基因序列决定,因此,在疫苗的制备过程中,可通过细菌表面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该目的基因,再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该过程构建的产物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4)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并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疫苗时,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需用显微注射技术,再利用胚胎工程将受精卵培育成转基因动物,若该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细胞没有分泌出目标蛋白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目的基因未进入受体细胞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但不表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泡菜制作方便、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泡菜的腌制方式、时间、温度等条件对泡菜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泡菜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生物学知识对泡菜腌制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意义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腌制过程中,进行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属于______生物。不能采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来抑制杂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条件的控制。首先,要选择合格的泡菜坛,并用水封的方式密闭处理,以保证坛内发酵所需的_________环境。另外,温度过高、________用量过少、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乳酸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______。泡菜坛内常常会出现一层白膜,这是由产膜酵母的繁殖形成的,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在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可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_______进行目测比较,从而大致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种鸟类的羽色有红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决定,其中A基因决定羽色为红色。一对羽色相同的亲本产生的足够多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相关基因不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子代表现型

黄色雄性

蓝色雄性

黄色雌性

蓝色雌性

红色雌性

白色雌性

所占比例

1/3

1/6

1/6

1/12

1/6

1/12

 

1)上述子代羽色分离比为黄色:红色:蓝色:白色=_______。说明上述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定律。

2)根据子代羽色分离比可以初步确定存在基因纯合致死现象,若A基因纯合致死,则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_色,子代中红色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若一只红色雌鸟与一只蓝色雄鸟的子代中出现白色鸟,则理论上这对亲本的子代中,黄色鸟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草地中部分绿色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结果(单位:株/m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1)估算种群密度时,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表中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调查结果表明其中________具有生存优势。

3)若某种入侵植物的种群起始数量为N0,每一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则在理想条件下,5年后种群的数量可以表示为_____,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符合________曲线。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抗体A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增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下丘脑和垂体能及时有效地调节甲状腺的分泌量,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调节。

3)图中细胞Y______细胞。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在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4)据图分析可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于________疾病。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补光(是指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额外补充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科研人员在适宜温度的玻璃温室中,用强度相同的三种单色光对植物进行补光实验,各组补光时间段、时长均相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实验中,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应保持相同,这些因素属于实验的______变量。在各波长的补光实验时,从800-110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原因是______的强度逐渐增大。

2)图中最可能表示绿光的是_______nm的曲线。为了研究补充单色光后,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是否发生了改变,需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分离色素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数据不能得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