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若将某森林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继续人为干预的情况下,...

若将某森林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继续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结果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种

更换树种前

占比(%)

更换树种后占比(%)

0年

50年

100年

150年

200年

灰桦

1

100

5

2

1

1

野生蓝果木

3

0

36

28

17

4

红枫

4

0

50

39

24

8

山毛榉

92

0

9

31

58

87

 

 

A. 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

C. 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D. 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

 

B 【解析】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3、种群的年龄结构:(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4、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显示,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山毛榉逐渐取代,B正确;自然界的资源和生存空间有限,故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C错误;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显示,更换树种未改变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演替的结果还是森林,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 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D. 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甲是生产者,但不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C.戊不一定是微生物

D.丁中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查看答案

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甲种群,如果种群数量低于a,则会走向灭绝

B.对于乙种群,如果种群数量低于a,则会走向灭绝

C.对于甲种群,如果种群数量高于a,种群数量会保持在b附近

D.对于乙种群,如果种群数量等于c,种群数量一年后将不变

 

查看答案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沿食物链单向传递

B.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

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晒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农民拔草、治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水稻的分蘖、成熟等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C.晒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