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花色的种类和比例是( )
A. 3种;9∶6∶1
B. 4种;9∶3∶3∶1
C. 5种;1∶4∶6∶4∶1
D. 6种;1∶4∶3∶3∶4∶1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
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

A. 2∶2∶1∶1 B. 1∶1∶1∶1
C. 9∶3∶3∶1 D. 3∶1∶3∶1
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显性,阔叶基因(B)对窄叶基因(b)显性,它们独立遗传。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植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株数分别为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
A. RrBb B. rrBb C. Rrbb D. RRbb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甲与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各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与亲本(甲与乙)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3/8,则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A. 1/4 B. 1/8 C. 1/16 D. 1/6
镶嵌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1946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分离规律
B. F2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均为纯合子
C. 除去F2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新色斑型占1/3
D. 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