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减数分裂中能够发生交叉互换的两条染色体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C.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D. 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的两个染色体
如图为几种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d种情况 B. b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 a时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D. c时期一定有新的细胞壁形成
采用下列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 ( )
①鉴定一只白羊(白色为显性性状)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基因控制)品种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 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某豌豆种群中只有DD和Dd两种高茎豌豆,数量比是2:1。通过自交繁殖一代,理论上子代中DD、Dd、dd的数量之比为
A. 1:2:1 B. 25:10:1 C. 9:2:1 D. 9:6:1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 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A. YyRr和yyRr B. YyRr和YyRr C. YYRr和yyRr D. YyRr和yyRR
“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 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
D. 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