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 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 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做生物实验时,有时候由于实验材料所限而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B. 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
C.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
D. 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B.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C. 单个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凋亡
D. 癌细胞不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形成均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B. 线粒体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 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
D. 溶酶体与细胞凋亡有密切联系
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___。
(2)制作成功的葡萄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在酒的表面形成一层菌膜,该菌膜是__________形成的,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
(3)制作腐乳时有个加盐腌制的过程,加盐量为:离瓶口越近加盐量越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腐乳风味关系最密切的配料是卤汤,卤汤由酒和各种香料配制而成,其中加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4)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___,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草甘膦是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其在环境中的残留会给环境带来潜在风险。科研人员为研究草甘膦浓度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依据推荐的草甘膦最低农田使用浓度(1.64mL·L-1),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草甘磷溶液。②选取体重基本一致、生理状态良好的成年蟾蜍72只,随机均分为6组,置于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每天定时将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均匀喷洒到不同组蟾蜍的体表,对照组用蒸馏水代替。
④每隔一定时间分别从每组中随机抽取3只蟾蜍,将蟾蜍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1),再使用相应仪器测定并计算蟾蜍坐骨神经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结果如图2。


(1)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实验中使用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以维持标本的生活状态,任氏液的作用应该与蟾蜍细胞外液中的__________最接近。
(2)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的连接结构称为__________,刺激坐骨神经,突触前膜会产生动作电位并释放__________,引起腓肠肌收缩。
(3)在图1 a处给予一次适宜刺激后,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根据图2所示结果计算,连续用2.05mL·L-1的草甘膦处理蟾蜍5天,草甘膦使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减慢约__________ m·s-1。
(4)本研究的结论是:随着草甘膦溶液浓度的升高,蟾蜍坐骨神经冲动传导__________。有同学在分析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后提出“除草甘膦外,还存在其它因素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的观点,其依据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蒸馏水喷洒)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也会随实验时间延长而__________(填写“加快”或“减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