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
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D. 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通过下列一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生长素能由下端向顶端运输 D. 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甲为迁入率和出生率,乙为迁出率和死亡率
C.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种类型
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群之间为捕食关系
B. M点时乙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两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依赖于负反馈调节
D. 若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在一个小型湖泊内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 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防止藻类的爆发
C. 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 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第0~2年兔种群数量最少
B. 第2~4年兔种群数量平稳上升
C. 第4~6年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 第6~8年兔种群数量上升趋势和第2~4年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