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2013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宣传口号是“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菌通过无丝分裂产生新个体
B. 该菌不可能出现染色体变异
C. 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D.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其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运输到相应部位
如图所示为细胞甲、乙、丙、丁的部分生命历程(①、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生命历程①,细胞内核DNA加倍与染色体加倍同步进行
B. 细胞生命历程②,不同功能的细胞内基因表达情况有差异
C. 细胞甲、乙、丙和丁都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且这种能力无差别
D. 图中三种血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分别检测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见表(注“十”表示阳性,“一”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β—珠蛋白基因 | 卵清蛋白基因 | 丙酮酸激酶基因 |
成红细胞 | 十 | 一 | 十 |
输卵管细胞 | 一 | 十 | 十 |
胰岛细胞 | 一 | 一 | 十 |
A. 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 输卵管细胞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 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 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 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B. 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D.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 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是
A. 壁虎的断尾重生 B. 植物体用种子繁殖后代
C. 婴儿长成大人 D. 兰花茎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