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
A. 子3代 B. 子4代 C. 子5代 D. 子6代
现有三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下列关于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杂交组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甲、乙×乙均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甲×丙只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乙×丙既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可以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组合共有2种
已知A与a、B与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进行杂交,产生的Fl再自交产生F2,不正确的是( )
A. 若只有A、B同时存在,个体才表现为显性,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9:7
B. 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中纯合子占1/4
C. 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15:1
D. 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中杂合子占1/2
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则不一定相同
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 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C.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
C. 通过测交实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类型之比接近1∶1
D. 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