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从多对到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C.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D. 设计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是( )
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下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遗传因子是显性还是隐性?________。
(2)若用A、a表示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则3号、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9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
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研究细胞周期长短,将标记了的细胞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取样时间及顺序:A(细胞核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实验小组对不同间隔时间所取的样品进行放射性检测、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得到如下图1结果。下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1分析,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DNA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线段表示)期DNA分子稳定性最低。
(2)图l中,被标记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位于图1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线段表示)期的前段,与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图_____________细胞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处于图丙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__,用于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5)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单位:株)。

(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