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C 【解析】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不能过分醒目,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应该相同,C正确;农作物上的蚜虫、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群落的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的时期过后,往往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A. 天敌数量减少 B. 可利用食物的增加

C. 死亡率增加或出生率降低 D. 出现了其他新物种

 

查看答案

下列情况下发生的演替,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 水灾过后的草原 B. 过量砍伐的森林 C. 弃耕的农田 D. 光秃的裸岩

 

查看答案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 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 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

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B. 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

C. 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D. 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