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可以用于呼吸...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可以用于呼吸作用。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①表示________阶段,该阶段是在___________部位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该阶段为下一阶段提供了_________,确保下一阶段的进行。

(2)②过程在___________部位进行,若光照强度不变,但是突然增加环境中的CO2的浓度,则最先加强的是②过程中的____________生理过程。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_________,C5的含量将________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小麦种子萌发进行研究发现,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放出CO2量比消耗的O2量高,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属于自养生物,例如__________(举一例)。它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光反应 类囊体薄膜 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H]和ATP 叶绿体基质 二氧化碳的固定 增加 减少 ①③④⑤ 在该实验条件下,小麦种子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硝化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解析】 ①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②暗反应(叶绿体基质)、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1)①光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进行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用于C3的还原。 (2)②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若光照强度不变,突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则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最先加快,C3的还原几乎不变,故C3含量会升高,C5含量会下降。 (3)①光反应、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均可产生ATP,暗反应阶段不能产生ATP。 (4)有氧呼吸时,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只生成二氧化碳,故种子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可能是因为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5)自养生物有光能合成型和化能合成类型,都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能进行化能合成的典型代表是硝化细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物质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其结构式中,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物质转化为C物质的过程,释放出的E2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体内ATPADP的含量很少,但是人体对ATP的需求量很大,请问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dA—PαPβPγ)。

(4)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____(填“α”“β”或“γ”)位上。

(5)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____(填“α”“β”或“γ”)位上。

(6)GTP是细胞中的另一种直接能源物质,其与ATP结构基本相同,GTP结构式可简写为G—PPPGTPG代表_____(鸟嘌呤/鸟苷/鸟嘌呤核糖核苷酸)。GTP除了可以提供能量外,也可以作为细胞内合成RNA分子的原料来源之一,GTP需丢失____Pi后方可参与RNA的合成。

 

查看答案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从牡丹中提取出一种酶,为了探究该酶催化分解的底物是葡萄糖还是蔗糖,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动手设计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据如图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酶催化的底物是葡萄糖;

②若两只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酶催化的底物是蔗糖。

(2)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酶催化分解的底物为蔗糖,为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大致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是:______

①加入蔗糖;②加入该酶;③水浴在最适温度下;④控制不同的pH;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④③⑤

(3)若该酶活性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将某试管的pH由c调整为b,则该试管中的颜色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该酶置于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酶,请在如图中表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的变化曲线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硝化细菌无叶绿体,只能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并生成ATP

②核糖体、核酸和ATP都含有C、H、O、N、P这五种元素

③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④细胞有氧呼吸时,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⑤在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高,因此酶制剂通常在最适温度下保存

⑥强光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查看答案

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该突变将使[H]与氧气的反应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突变酵母不能产生[H]

B. 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C. 突变酵母乙醇发酵的过程未变

D. 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氢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③④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也都伴随ATP的合成

B. 图中①过程和③过程生成的[H]为同样的物质,均为NADH

C. 图中①过程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③过程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 图中④过程消耗氧气,释放大量的能量,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