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的利用率。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B 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 (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为获得单菌落进行继续筛选,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法,接种后,应将培养皿________(填“正放”或“倒置”)

(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6)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7)若用水葫芦来去除该污染物,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__

(4)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传统发酵技术的学习中,我们制作了果酒、腐乳、泡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乳制作过程中,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豆腐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奶的制作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泡菜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________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A. 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保持适当的距离

B. 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 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 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